二十四诗品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53页(849字)
诗论专着,简称《诗品》。作者司空图。约成书于唐广明元年(880)后。载于《全唐诗》和《津逮秘书》。全书依据风格意境分为二十四类,各以十二句韵语描述,重在领悟诗中情趣、韵味,揭示诗歌内在的艺术美。其间对文艺心理思想多有撮要发明。主张一切都应自然流露,天然化成,含蓄蕴藉,空灵清雅。就意境创造说,首先,要求情景交融,“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意”是诗人主体的思想情感,“象”则是客观的物象,“意象”就是经过诗人情志加工、融汇的艺术形象。情与景在意境中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其次,要求形神统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离形得似,庶几斯人”。“离形”即是不拘泥于形似;“得似”即是要得其神似。“离形得似”就是强调艺术以传神为主,意境创造的重心应放在对审美客体特质的把握,对主体心灵的体验,以及二者的交融契合上。这样才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蕴藉、空灵飘渺的诗境体现着独到的神韵风采,给人以不尽的回味和享受。第三,要求提炼概括,“浅深聚散,万取一收”,“犹矿出金,如铅出银”。意境是具体的、个别的,但它来自于诗人的广览博观,来自于对丰富复杂的生活现象的集中概括。因此,感性具体的诗境总能包含丰富深邃的审美意蕴,总能以小指大,以少总多。就艺术欣赏说,首先要求进行想象和再创造。“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欣赏当然要去感知、把握具体、感性的诗境,但更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突破有限的形象,去再造一个新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把实和虚、有限和无限联系起来,真正领悟艺术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其次,指出艺术欣赏的状态和效应是:“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心灵趋于平静,得到净化,精神得到调节和提升,整个身心沉浸在一种忘我的氛围中,忘却了今世是何世,此地是何地,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和精神愉悦。尽管《二十四诗品》不存于今传司空表圣诗文集而引起学术界关于作者的争议,但这部着作中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却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