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情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06页(497字)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
出于清前期着名花鸟画家恽格。他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摄情”就是将情感融于笔墨之中,从而用以感染观者。这种理论注重心理情态在画中的重现。绘画也就是心理情态的显现。
他把宋郭熙的“夏山苍翠而欲滴”一段改为“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从而完全拟人化,并且说:“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写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后能为之;不然,不若叫寒蝉与蟋蟀鸣也。
”因此,摄情也就是借物再现人的情态。然而恽格的摄情是有偏向的,那就是“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极宜着笔”。他的摄情是重在摄清初遗民价值与文人高逸的美感,士可死而不可变其节的精神。
怎样摄情呢,需要创作时的虚静的态度,“写生先敛浮气,待意思静专,然后落笔,方能洗脱尘俗,发新趣也”。同时还需“令意致极幽,明窗净几,风日和润,不对俗客,庭有时花秀草,毫墨绢素,悦意兴到,抽毫含丹吮粉,罗青积黛,分条布叶之间,必有潇洒可观者”。
这就是创作准备的摄情。总之,恽格的摄情理论重在绘画是主体情态美感的显现。
上一篇:迹化
下一篇: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