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军事史辞典

府兵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史辞典》第742页(720字)

西魏至唐的一种军事制度。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2年),宇文泰创设。在宇文泰创设府兵制之前的两晋时期,“府兵”之称已较流行,但当时的“府兵”,一般是指某将军府的兵,如北府兵等。这与府兵制既有继承关系,也有严格的区别。宇文泰在创设府兵制之始,共有6军,分别由六柱国统领。6军分为左右,成为12军,12军由12个大将军统领,分属6柱国。12军再分为左右,共成24军之数。24军由各骠骑将军统领,副职为车骑将军,分属12大将军。24军各开军府,一般称为“骠骑府”,成为府兵制的一个最重要的单位。军下又有团、旅、队等各级编制,团有大都督,旅有帅都督,队有都督,分率其众。其士兵称为“诸军军人”、“军人”、“军士”。北周武帝时改称“侍官”。隋唐时又改称“卫士”。府兵一般选“民之有材力者充当”。入选者,可不再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但要自备兵器资粮。平时务农,农闲训练,战时征发或轮流分番入卫京师。入隋,骠骑府改称“鹰扬府”;入唐,又改称“折冲府”。府兵制度也有所变化。参见“鹰扬府”、“折冲府”。唐高宗、武后以后,府兵制度渐趋崩溃。这时的府兵由于负担太重,逃避兵役成为积势。《玉海·兵制》即称:“逐渐逃散,年月渐久,宿卫之数不给”。并且,卫士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新唐书·兵制》称:“时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即“卫士”),……京师人耻之,至相骂辱,必曰侍官”。在这种情况下,卫士转为招募。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折冲府已“无兵可交”,停止上番。府兵制遂名存实亡。亦即《唐令要》卷七十二“府兵条”所云:“天宝八载五月九日停折冲府上下书,以无兵可交。至末年,折冲府但有兵额,其军士、戎器、六驼、锅幕、糗粮并废”。

上一篇:领兵制 下一篇:北府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