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
书籍:中国军事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史辞典》第773页(524字)
亦称北洋水师、北洋舰队。清政府最主要的一支新式海军队伍。负责直、鲁两省沿海防务。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筹建,直到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初全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覆灭为止,也都一直归李鸿章统辖。它的兴衰是和淮系集团势力的消长结合在一起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船22艘,其中大部分购自外国。70年代,李鸿章主要向英国购买舰船,自80年代起逐渐转向德国。构成北洋海军主力的两艘铁甲舰“定远”、“镇远”以及8艘巡洋舰中的“济远”、“经远”、“来远”都是在德国定购的。1879年(清光绪五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营务处,负责处理海军的日常事务。1881年,又奏请任命淮系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统领北洋海军。由外国技术人员设计、监造、修筑了旅顺、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军港炮台,使之成为北洋海军的两个主要基地。制订《北洋海军章程》,确定人员编制,并规定每隔三年会操一次。军事训练和部分管理权操在英、德军事顾问之手。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双方互有伤亡,说明北洋海军在当时还是有较强战斗力的。但因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作战,1895年初北洋海军在威海卫被日本海军包围,2月全部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