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洋务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83页(946字)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奕#G、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以“求强”、“求富”相标榜,开展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中心的洋务活动,包括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业,用洋操训练军队,修筑铁路,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活动,涉及到了当时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19世纪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重点是主办军事工业。自1861年(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内军械所,洋务派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其中主要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金陵机器局(1865年),福州船政局(1866年),天津机器局(1867年)等。19世纪70-90年代,洋务派在“求强”的同时,标榜“求富”,兴办近代工矿业和运输业,其中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开平矿务局(1878年),兰州织布局(1878年),天津电报局(188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年),兰州织呢局(1880年)等。70年代中期开始,洋务派开始筹建新式海军,先后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1885年(光绪十一年)10月,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醇亲王奕譞任总理大臣,实权操在李鸿章手中。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开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局和湖北丝麻局等新式工业,成为洋务派的后劲。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开同文馆,随后上海开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学馆等,相继设立;译介西方书籍,传播近代西方文化。1880年(光绪六年),设北洋水师学堂,接着湖北自强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南京水师学堂等也在八九十年代相继建立。与此同时,曾国藩和李鸿章于70年代先后4次派遣学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局也多次派遣“艺童”和“艺徒”赴英、美两国学习海军,培育军事人才。洋务派在19世纪60至90年代开展的洋务活动,其所办新式企事业,虽不无“求强”、“求富”之心,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造就近代中国新一代科学技术人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原料、动力、资金等主要依靠外国进口,技术和管理亦得延聘外国技师和军官,对资本主义列强有严重的依赖性,反映了它的半殖民地性。

上一篇:洋务派 下一篇:《宣告各友邦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