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国外《易经》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564页(1084字)

17世纪,《易经》传入西方,被译成多种文字,德国翻译家理查德·威廉(1894年来华作传教士,中文名魏礼贤)花了29年时间又译了一部更准确的《易经》出版,自此,《易经》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学科。现在《易经》是西方人最为熟知的中国古典经学着作之一。西方人不仅把这部古老经书当作了解中国思维方式的具体范例,而且将其当作仍然具有新的思想活力和文化潜能的经典。现代西方思想家几乎对《易经》都有接触。西方科学家在对现代科学研究中,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量子物理学到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如遇到问题或困难,认为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用“易理”来加以说明和阐释,乃至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西方甚至认为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几乎路路都可通向《易经》。西方不少学者认为,易学可以阐发为一种新的心性之学,他们认为:“人”如何在宇宙中、在天地间安身立命,是人类生活中不能回避的永久性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探讨所不能忽视的问题,“易学”却对这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值得珍视的“认识论”成果。现代西方随着“易学”研究的展开,应用“易学”的范围也随之扩宽。比如,国际上现在出现一个现代音乐流派,称为“易乐”,这是本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音乐大师约翰·开基开创的,他首先将“易理”融入音乐,后来,在美国、南朝鲜、台湾地区等地均有人在进行这种实验性的音乐创作,他们的创作完全用“易理”来指导自己的构思,形成所谓“太极作曲系统”。美国“易经考古学会”并在1986年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出土一件印第安人的彩钵上,刻有7个表意符号,表现出中国《易经》的卦象,与“复卦”内容相符,因而他们推断,在古老的年代,中国《易经》就已经影响到美洲。1984年在汉城,1985年在台北都举行了“国际易学大会”,欧、美许多国家的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外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易经》研究的学术论文。国外的这种《易经》热,反过来给中国大陆的《易学》研究以启发,使中国学者意识到不仅要将《易经》当作既成的历史遗产来评估,而应将它作为当代世界上具有文化前沿性的课题来研究。中国1984年在武汉举行了第一次《易经》的学术讨论会,1987年在济南举行了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有英、美、法、加拿大、日本等国学者参加。1988年在贵阳举行“《周易》多学科研究讨论会”,就从《易经》的一般研究扩及到与多学科关系的研究,这次亦有国外学者参加。1989年在《周易》的发祥地河南安阳举行“《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国际讨论会”,到会的外国学者多为着名的哲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他们参观了《周易》发祥地后,认为又受到了启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