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尼克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967页(703字)

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共和党人。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海军少校、国会众议员、参议员,曾任两届副总统。以反共着名,曾对美国共产党领袖以“集体藐视政府法令罪”起诉,又与其他议员共同起草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的法案。1969年当选为总统,1969年1月20日就任。不久,就根据当时美国的利益需要,指示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探索同中国人和解的可能性”,后并请戴高乐、齐奥塞斯库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将其欲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领导人,同时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第一次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止美海军在台湾海峡巡逻等,以示对中国友好。毛泽东为此对美国作家斯诺表示,愿与尼克松谈谈。因此,尼克松先派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安排,继于1972年2月访问了中国,与毛泽东进行了重要会谈,又与周恩来经过多次谈判,最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为打破中美20多年来的对抗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1976年以后又多次访问中国。1989年6月中国的政治风波平息后,10月28日至11月2日尼克松又对中国进行了一次重要访问。与李鹏总理等进行了会晤,访问回国后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访华报告,认为从美国的战略利益考虑,也从人类的环境改善考虑,不能没有中国人的合作。对平衡日本和苏联在远东的力量,中国更不可少。因此,他认为“美国不能也不应当干预只有中国才有权作出的选择”,但“如果美国继续执行孤立中国的政策,那只会对反动派有利”。他认为“目前不是孤立中国领导人的时候,而是与他们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时候”。他的主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有着重要影响。

上一篇:尼迈里 下一篇:中外关系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