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抗战中期美国对华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96页(646字)

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1941年12月至1944年10月的对华政策。

此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特点是:中美合作抗日和美国抑蒋联共。中美合作主要表现在:(1)1941年12月19日,中、美、英3国在重庆开会讨论联合对日作战问题。1942年1月4日,罗斯福建议成立中国战区,所辖地区包括缅甸、越南、泰国、印度等地,由蒋介石任最高统帅,美国史迪威将军任参谋长,负责统一领导与指挥这一地区的盟国军队。

2月,美国同意给中国5亿美元和8.7亿美元的租借物资。(2)1942年10月10日,美、英两国宣布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和有关特权,废除过去中美之间的不平等条约。(3)1943年,罗斯福提议在开罗举行中、美、英3国首脑会议,着重讨论3国联合作战计划,通过了在缅北发动反攻的作战方案。

会议还研讨了打败日本后对日本的处理问题,美国提出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完全归还中国,得到丘吉尔的同意。这次会议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作用。

这一阶段末期,1943年9月6日史迪威将军坚持从抗日大局出发,认为中国只有共产党军队是一支坚强的抗日力量,向蒋介石提出使用和装备中共军队并由美国军队派考察组与联络组进驻延安的建议,后又提出将围堵陕甘宁边区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胡宗南50万军队南调抗日的建议。罗斯福并提出由史迪威将军统一指挥中国全部军队(包括中共军队),美国军援物资应分给中共军队的建议,其中除美军派考察组赴延安外均遭到蒋介石的拒绝。美国和蒋介石的关系,一度出现龃龉状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