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以治待乱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16页(3956字)

(释文〕 作战时,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就能取得主动权。

治:严整、整齐。

〔例1〕 战国时,秦魏联合攻打韩国,韩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召集大臣商议救韩的问题。邹忌主张不去救援,段干朋则以为必须去援救。田忌说:“秦、魏攻击韩国,楚、赵两国一定会出兵援救。这四个国家在一边交战,正是上天把燕国送给齐国呀!”齐桓公听从田忌的意见,暗中欺骗韩国使者,说齐国将派出救兵,让他们安心回去。韩国认为可以仰仗齐国的支援,就竭力同秦魏联军作战。楚、赵两国得到这一消息,果然起兵救援韩国。齐桓公借着这个机会,发兵袭击燕国,攻占了燕国的桑丘(今河北徐水西南)。

〔例2〕 东汉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病故。这时,有不少人建议曹操乘河北举丧之机进击冀州。但郭嘉却劝曹操说:“袁绍爱惜他的两个儿子,至死没有确定谁来继位。郭图、逢纪那些谋臣,各有所见,并且勾心斗角。所以袁谭、袁尚一定会争夺继位。假若现在急攻河北,就会促使他们共同对付外来入侵;倘若暂缓攻击,他们一定会为继位而彼此争斗。如今莫如南向佯攻刘表,以待其变,然后转兵北上,河北即可一举而定。”曹操听后,连连称善,遂即引军南下,征讨刘表。当所部行至西平时,探报称袁尚、袁谭果然为争继位而相交战,袁谭战败退出冀州。曹操见时机成熟,马上回军攻打袁尚,迅速平定河北。

〔例3〕 东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五月,赵王石率十万大军伐燕,燕举国震恐。燕王慕容皝问计于内史高诩,高诩说:“赵兵虽强,并不足忧,只要坚守抵抗,他们也无计可施。”石虎在率大军伐燕的同时,又遣使四出,招诱民夷,谋取前燕三十六座城池,燕国势益弱。赵军兵临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城下时,慕容皝如惊弓之鸟,无心恋战,欲率众出亡,帐下将慕容根劝谏说:“赵强我弱,大王若离城一步,赵国气势则成,赵便得以收掠我国民众,兵强谷足,难与匹敌。我以为赵人正欲大王如此行事,您怎么甘愿中其诡计呢?我兵虽弱,但固守坚城,其势百倍。纵使赵军急攻,断难倾刻破城,我们有时间观形察变,间出求利,若事之不济,仍可另谋退保之策,为什么现在就要望风委去,趋必亡之途呢?”慕容皝听后,虽不再言出逃之事,但恐惧未消。玄莬(郡治在今辽宁沈阳市以东)太守刘佩说:“今强寇在外,众心恟惧,事之安危系于一人。大王一国之主,无所推诿,当自强以励将士,不宜再示弱于人。请允许我率众出击,纵然不获大捷,也足以激励士气,抚安众心。”于是,刘佩率敢死数百骑出击赵军,颇多斩获,燕军士气倍增。大军压境,慕容皝曾问计于国相封奕,封奕回答说:“石虎凶虐已甚,民神共嫉,祸败之至,其何日之有!今空国远来,攻守势异,戎马虽强,无能为患;屯兵积日,衅隙自生,但宜婴城固守,以待时机。”这时赵军蚁附缘城,慕容根等力战不怯,相持十余日,赵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只好引军而退。在赵军引退之际,慕容皝遣其子慕容恪,率两千骑出击赵军,斩获三万余级,赵军弃甲溃逃。

〔例4〕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梁太祖朱温以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景仁为北面行营都指挥、招讨使,以潞州副招讨使韩勍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为前锋,率兵4万余人自河阳(今河南孟县)渡过黄河,北上攻武顺节度使王镕,进至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屯驻赵州(今河北赵县)的王镕急向晋王李存勖求援,李存勖便留李存审守晋阳(治所在今太原市南),自己率军自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东下驰援。进至距柏乡30里时,晋王派周德威率蕃族骑兵进逼梁军营地,四面驰射,向梁军挑战。梁军不明晋军虚实,闭垒不战。次日,晋军复迫梁营,距柏乡五里,于野河(又名黑水、淮河,即今河北赞皇、柏乡、高邑县境槐河)以北扎营。梁将韩勍、李思安率兵三万分道出战;周德威率精骑千余向梁军两翼作试探性攻击,梁军进退有序,阵势严整。周德威据此向晋王建议说:“敌势正盛,不宜强攻,宜静待其衰。”并建议退军高邑,诱敌离开坚固的城堡,然后利用我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敌攻我退,敌退我攻,以使敌疲惫,再遣轻骑夺敌粮草,不过月余,必破敌军。晋王赞同,遂退保高邑。由于王镕此前已下令在柏乡坚壁清野,致使梁军粮秣无继。梁军欲同晋军速战,而晋军进退无常,梁军欲战不成,士气锐减。第二年正月,周德威见时机已到,便率精骑三千前出柏乡,诱梁军出战。梁将王景仁等破城而出,晋军且战且退,将梁军诱至已设伏兵的高邑以南地区。此时,晋王李存勖欲亲率军同梁军决一死战,周德威劝谏说:“梁军气盛,宜以逸待劳而制之。梁军离开营地30余里,虽有干粮,但两军对阵,没有时间去吃,待日落以后,梁军饥乏交加,必有退志,我再乘隙而击,必能获胜。”晋王依计而行。傍晚,晋军发起攻击,歼梁军二万余人,王景仁等仅带数十骑落荒而逃。

〔例5〕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十二月,晋王李存勖率军西进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梁将贺环得知后,便弃营尾随。次年一月,晋军进至胡柳陂(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李存勖此时有随军差役3万人,所以军队所至,营栅立成。至胡柳陂的第二天早晨探马向晋王李存勖报告梁军已尾随而来。晋将周德威向晋王建议说:“敌昼夜兼程,未得休整,而我营栅已固,守备有余,既已深入敌境,动须万全,不可轻发。此地距大梁已近,梁兵各念其家,内怀愤激,若不以方略制敌,恐难得志。王宜按兵勿战,请让我率骑兵扰敌,使其不得休息,至暮,营垒未立,樵灶未具,乘其疲乏,可一举而胜。”李存勖说:“前在漳河上恨不见敌人,寻战不得,如今敌至而不击,还等待什么时候呢?你有什么可怕的!”又对李存审说:“敕辎重先发,吾为你殿后,待破贼后即离开此地。”随即以亲军先出。周德威不得已,亦率幽州兵而出,并对其儿子说:“我死无葬身之地了。”此时,梁将贺环结阵而至,横亘数十里。李存勗率亲兵突入梁阵,左右冲杀,往返十余里。梁将王彦章先败,西奔濮阳。晋辎重在阵西,望见西来的梁军旗帜,便惊慌溃散,奔入周德威的幽州军阵中,幽州兵因而扰乱,自相践踏,周德威亦不能制,父子皆战死。梁兵四集,形势浩大,逼向晋军。李存勖全力收集散兵,稳住阵脚。陂中有座土山,为梁兵所据。李存勖对将士们说:“今日得此山者胜,我当与你们共同夺取此山。”随后引骑兵先登,诸将亦领兵相继登山,遂夺其山。是日下午4时,贺环于山西列阵,军势严整,晋兵望之夺气。诸将或以为诸军未尽集,不若收兵还营,改日再战。天平节度使阎宝说:“王彦章骑兵已入濮阳,山下只有步卒,至晚,军心思归,我居高临下发起攻击,必能破敌。今大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若引兵而退,必予敌以可乘之机。未集我军如闻梁兵再克,必不战自溃。凡决胜料敌,惟观情势,情势已得,断在不疑。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力取胜,纵然收集余众北归,河朔地区也不为王所有了。”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亦说:“贼无营垒,日晚思归,但以精骑袭扰敌人,使其不得餐食,待其引退之机,我可追击破敌。我若收兵还营,来日敌整众复战,胜负就难预料了。”李建及对晋王说:“贼大将王彦章已遁,而大王的骑兵一无所失,以我精骑击敌疲乏之师,势如拉朽。王但登山,观臣为王破贼。”李存勖终于决意求战,并说:“多亏诸将提醒,险些贻误了有利战机。”之后,李嗣昭、李建及率骑兵大呼陷阵,诸军继进,梁兵大败,弃甲山积,死亡者3万人。

〔例6〕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西夏北宋环州(治所在今甘肃环县)。此前,庆州知州章楶屡次派轻骑进击夏军,多有所获,夏边界一带时如惊弓之鸟,不得安居。章楶料定夏人必伺机报复,便派出间谍入夏境侦察夏人动静。当间谍知夏人将攻环州后,章楶选精兵万名,由骁将折可适等人率领,并授之以作战方略:“敌进一舍,我退一舍。敌必然以为我怯懦畏战,不复备我边垒,借此机会,衔枚由间道绕出敌后,或设伏山谷,伺机击敌归师。”果如章楶所料,不久。夏军即蜂拥而来,直趋环州。夏军屯兵坚城之下,连攻七日,未能奏效,被迫引军而退。此时,宋将折可适等同夏军多次接战后,已潜屯洪德城(今甘肃环县西北),设伏以待。不久,夏军经洪德城向其境内退兵,折可适挥师鼓噪而出,直冲夏军。夏军顿时被截为数段。夏军遭此突然攻击,茫然不知所措,狼狈而逃,损失人马辎重不可胜计。

〔例7〕 清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八旗主力部队向郑成功驻守的海澄(在福建漳州东南、九江南岸)发动猛攻。郑成功鉴于与敌野战对自己不利,决心依托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俟敌锐气削弱后再行反击。于是面对清军炮火的连日轰击,郑成功都坚守不战。当郑成功得知清军弹药即将用尽时,判断敌人必将寻求决战,遂命神器镇官兵将所有火药尽埋于外壕以内,以地道将引信引至城内,并下令官兵按统一号令出击。拂晓前清军发起冲锋,双方发生肉搏。天亮时郑成功看见清军大部进入外壕内,当即下令点发火药,将过壕清军全部炸死,然后指挥出击。清军精锐尽失,大败逃回。

〔例8〕 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清将李续宾领兵由江西回援湖北,在攻占太平军所守通城、崇阳后,分兵楼洞,准备迎击太平军增援部队。李续宾知道太平军远道赴援,利于速战,便决定以逸待劳,坚守待敌。次日太平军援军赶到后,李续宾不急于与之进行决战,而是与之相持至天黑,等太平军士气衰落时发起攻击,将太平军增援部队击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