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21页(5885字)

(释文〕 当两军交战之际,不去迎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去进攻阵容严整、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因敌应变的方法。 邀:迎击、截击。正正之旗:指军旗整齐、部署得当的敌人。堂堂之陈:指实力雄厚、阵容严整的敌人。陈,“阵”之本字。

〔例1〕 东汉初平元年(191年),孙坚为长沙太守,率兵北上讨伐董卓,进抵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在鲁阳城东与部下饮酒聚会,忽有董卓部下数万步骑兵到来。孙坚闻讯后,一边谈笑敬酒,一边整饬部队,命令士卒不得轻举妄动。后来,敌兵逐渐逼近,孙坚才慢慢站起身来,率众进入城内。到这时,孙坚告诉随从说:“我刚才没有立即起身,是恐怕部队慌乱,互相拥挤,使大家无法入城。”董卓的军队看到孙坚部伍严整,不敢冒然进攻,很快就撤走了。

〔例2〕 东晋元帝时,杜曾在汉沔一带聚众反晋,屡挫官军,声威日振。周访奉命率兵八千前往平讨。军队行至沔阳,与杜曾遭遇。周访将军队一分为三:李常领左甄,许朝领右甄,自己领中军,高张旗帜。杜曾果然畏惧周访,下令先攻左、右甄。杜曾勇冠三军,周访为壮大军威,增强士气,便在军阵后面射猎野取乐,军心由此稍稳。周访令告将士:“如果一甄战败,鸣鼓三声;二甄战败,鸣鼓六声。”接战不久,左甄先败,部将赵嗣驰告周访,遭到周访呵叱,回营整军再战。如此反复,直到下午,两甄皆败。周访听到鼓声,便精选800名战士,并亲自为他们行酒,以壮胆魄。并告诫将士,以鼓声为令,不得妄动。当杜曾领军攻至距周访阵营不足三十步时,周访亲自擂鼓,八百勇士如脱缰的野直杀敌阵,杜军大乱,死伤无数。周访下令连夜追击,诸将建议待天亮再追不迟,周访回答说:“杜曾骁勇善战,此次所以溃败,是因为我们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战术。现在宜乘其衰败之机,一鼓作气,将其消灭。”遂擂鼓催进。杜曾逃往武当一带,周访出其不意,将其抓获。

〔例3〕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国主拓跋珪亲率大军南下讨伐后燕。十一月,燕范阳王慕容德命安王慕容青等率军夜袭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的北魏军队,魏军失利,退驻邺城附近的新城固守。燕军士气高昂,慕容青等请命乘胜进击,别驾韩不以为然,向慕容德进言道:“古人先计而后战。魏军不宜击的原因有四:悬军远客,利在野战,是其一;深入近畿,屯兵死地,是其二;前锋既败,后阵必固,是其三;敌众我寡是其四。我军不宜动的原因有三:自战其地是其一;动而不胜,众心是其二;城隍未修,敌来无备,是其三。魏军资粮短缺,不如深垒固守,以裕待缺。”慕容德深表赞同,速诏慕容青等还军。

〔例4〕 唐朝末年,皇权削弱,藩镇割据,攻伐不已。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三月,梁王朱全忠引四镇及魏博十万大军攻打淄青(方镇名,治所青州,即今山东益都县)的王师范,王师范急向淮南的杨行密求援。杨行密即遣王茂章率步骑七千赴援;另发兵数千攻宿州,以分梁兵之势。六月,王师范在石楼以登州兵和莱州兵各立一栅,以拒梁王所署的武宁节度使朱友宁。一天夜里,朱友宁引军攻登州栅。登州兵不抵梁兵,向王师范告急,王师范多次催王茂章出兵救援,王茂章均置之不理,按兵不动。梁兵攻破登州栅,又加兵于莱州栅。此时,天已拂晓,王茂章料定梁兵已疲惫不支,便同王师范合兵出战,梁兵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不抵对手的锋锐,大败而溃,朱友宁被斩。朱全忠闻知朱友宁兵败身亡,便亲率二十万大军昼夜兼程,驰往淄青,欲同王师范决一雌雄。七月,进至临朐,朱全忠命诸将合力攻青州。王师范因前胜而骄,贸然率军出战,为梁军所败。王茂章此时却闭垒示怯,不与敌战,伺朱全忠稍懈之机,毁栅而出,直冲朱全忠营垒。当两军交战正酣之时,王茂章却突然命鸣金收兵,召诸将饮酒欢娱;之后再挥戈上阵,与敌拚杀。如此战至下午,终于把朱全忠从青州城下击退。至夜,王茂章自料众寡不敌,便主动引军而退。

〔例5〕 清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底,捻军4万余人在刘玉渊的率领下,进入山东,经台、金乡北上。僧格林沁急率2000余骑兵前往追击,由嘉祥驰赴巨野。当时正逢天降大雪,部队行军十分疲劳,次日即与捻军在巨野东南的山集接战,结果被捻军打败。羊山集战败后,僧格林沁下令从河南考城(今兰考东北)至山东鱼台的南阳湖,长达470余里的地段,疏浚城壕,修筑堡垒,由沿路各县民团分段把守,企图阻止捻军北上。同年底,捻军四万余人在赵浩然等人率领下由砀山、虞城再次进入山东,接着兵分两路,一路向曹县南部游动,一路再次进入巨野东南的羊山集。等僧格林沁率军赶来时,捻军又挥师北上嘉祥的纸坊。在把僧格林沁军拖得疲惫不堪之后,于荷泽东北的李家庄筑垒布阵,以逸待劳,一举歼灭清军近千人,缴获大量马匹、枪炮。次年二月中旬,捻军又在汶上与东平间的杨柳集大败清军,使僧格林沁军伤亡惨重,溃不成军。

〔例6〕 1927年6月,中共右江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三南(由南道、镇南道、南宁道)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三南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黄书祥在果德县雅隆乡下朗屯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攻占果德县城,推翻国民党县政府。8月20日,黄书祥指挥果德农军及群众3000多人向果德县城逼进,准备利用夜暗分三路发起突袭:赵树茗指挥果化区农军由西向东,黄家琪指挥都阳区农军由东向西,苏锦盛指挥四弄、新圩农民由北向南攻击。但因时间计算不准,农军接近县城时天已大亮,国民党县警发现农军后闭城固守。农民军袭击未成,立即改为强攻。战至中午,敌隆安民团赶来解围,农民为避免遭受两面夹击,退至附近村庄。守城之敌乘机弃城逃往隆安。8月23日,国民党驻果化的独立团一个营向果德反攻,农民主动撤出县城,转移到感圩、新圩一带活动。12月广州起义爆发,敌正规军撤回南宁,果德县城交由地方民团驻守。果德农民乘此机会一举攻占果德县城,全歼敌人,缴枪六十余支。1928年初,当广州起义对南宁的威胁解除之后,桂系军阀进攻果德。鉴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为保存有生力量,农军一部化整为零,就地分散活动,一部转移到思林、向都交界的山区进行游击战争。

〔例7〕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领导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发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了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会议一致认为,要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来号召和发动起义,起义后应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会议确定在湘赣边界的醴陵、浏阳、平江、湘潭、岳阳、宁乡等县和安源矿区发动起义,第一步袭取湘东各县,第二步攻占长沙。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深入讨论了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会议确定:将集结在修水、铜鼓、安源的军队和工农武装,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为总指挥,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余洒度为师长,下属4个团。起义军拟分三路,分别在安源、修水、铜鼓发动起义,然后攻占醴陵、平江和浏阳,再对长沙采取包围态势,并以长沙工农暴动为内应,相机攻克长沙。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首先在修水暴动,向长寿街进攻。在进军至长寿街附近的金坪时,遭到敌人的前后夹击,部队被打散,损失严重。10日第二团在安源起义,攻萍乡不下。12日攻克醴陵,15日攻克浏阳县城。团长王新亚麻痹轻敌,只是忙于在浏阳城筹款发饷,因而当敌人突然袭击时,仓促突围,人枪大部损失。11日,第三团在铜鼓起义,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直接率领下,相继歼灭白沙镇和东门市两地反动武装一部。14日,遭敌两个团的围攻,被迫撤退。至此,三路起义军均遭挫折,部队损失过半。17日,毛泽东以秋收起义前委书记的名义,命令各部队迅速向浏阳文家市集中,以讨论和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19日,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部队约1500人;先后到达文家市。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了前敌委员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敌人的主要力量在中心城市,再去攻占中心城市已不可能。起义军因遭严重挫折,指战员伤亡严重,已无再战的斗志。而且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和湘东各县的工农群众在北伐战争和配合秋收起义的行动中,因遭敌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在短时期得不到恢复,已无力继续支援和配合起义军的行动。因而,毛泽东提出应改变原攻打长沙的计划,把武装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余洒度则认为:攻打长沙是中共湖南省委决定了的,现在全军会师了,应该立即取浏阳,直打长沙。但是,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卢德铭等前委多数人的支持,从而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20日,工农革命军离开文家市,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29日,进行了三湾改编。10月3日,到达宁冈县古城。当日,毛泽东在文昌宫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建立根据地问题。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决定开创井冈山根据地。

〔例8〕 1927年11月14日,中共特委领导的农民自卫军攻占了黄安县城,18日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起义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共300余人。12月5日夜,国民党第十二军教导师突然从宋埠奔袭黄安城,鄂东军仓促应战,寡不敌众,敌破军攻城门,鄂东军伤亡严重,被迫突围撤离县城。12月下旬,黄麻中共党组织和工农革命军的一部分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戴季英等,在黄安北之木城寨举行会议,一致认为鄂东军不能老停留在七里、紫云、乘马、顺河等中心区,要打出这个圈圈,把敌人牵走。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会议决定将现有武装和干部,留一部在当地坚持斗争,大部转移到黄陂木兰山一带游击。木兰山位于黄陂北部,方圆六七十里,东西两面有高山为屏障,地势险要。山上有宽宏的庙宇,山的周围有1000多户人家,此时驻该地之敌第30军部队业已调走,地方反动武装比较薄弱。当地群众受过大革命的影响,中共的组织仍在坚持着隐蔽的斗争。这里又是吴光浩的家乡,一些社会关系可以利用,与木兰山紧相毗连的黄安县高桥等区,中共还有一定的力量和群众工作基础,可以随时得到支援和掩护。鄂东军到达木兰山后,1928年1月奉上级指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木兰山地区展开游击活动,昼伏夜动,神出鬼没打击敌人。1月26日国民党军第十二军一个团向木兰山地区进攻,第七军分成若干小组,利用有利地形,边打边撤,将敌全部吸引到木兰山上,然后趁黑夜突出包围,3月初重返木兰山。4月初,蒋桂战争爆发后,盘踞在黄麻地区的国民党军第二军教导师因同第十八军发生冲突,撤回河南。戴克敏率领的一个队回到黄安县北部后,4月7日一举消灭了上戴家的民团。根据这一情况,第七军领导人在陈秀冲召开会议,决定全军返回黄麻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第七军返回黄麻不久,国民党军第十八军一部又加紧了进攻。在与优势敌人的周旋中,第七军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摆脱强敌的追踪,部队经常活动于鄂豫边界,跳来跳去,辗转作战,往往一日数迁。5月间,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徐朋人等在清水塘举行会议,决定在鄂豫两省敌人的空隙处、力量薄弱处——河南光山县的柴山堡建立根据地,创造一个比较稳固的立足点。

〔例9〕 1928年6月29日,中共永安县委和张鼎丞、阮山等,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领导本县农民自卫军举行起义,于7月1日占领永安县城。占领县城后,从领导到群众都急于破监解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没有及时占据阵地,肃消残敌,加之攻城时弹药耗尽,未得及时补充。当城外敌人同逃离县城的残敌联合起来向起义武装反扑时,起义武装不得不撤出城外,在城外层层围困县城达三天之久。正在这时,邓子恢从上杭赶到永定,和张鼎丞一起分析形势,认为城内敌人防守力量较强,一时难以攻下,此次起义已造成了浩大声势和深远的影响,但革命是长期的、艰巨的,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应适时停止围攻,遂命令起义队伍撤围返回各地。不久,根据上级指示将围城撤回的起义队伍整编为闽西第一支工农红军武装——红军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随后,他们集中全力在溪南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工作。1928年七、八月间,中共闽西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相继成立。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闽西特委将起义建立起来的游击队、赤卫队等武装,统一编为闽西工农红军第55、56、57团。

〔例10〕 1930年7月中旬,红二军团在江陵普济观召开军事会议,对部队行动方针和根据地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了认真讨论,认为要充分利用统治阶级内部分裂的有利时机,发展洪湖苏区的割据形势,使分散的各块根据地联成一片,从而控制江汉地区,使红二军团有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后方。7月下旬在鄂西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中央军委长江局办事处巡视员柳克明和鄂西特委书记周小康根据中央的“左”倾方针,不同意二军团前委在普济观会议上确定的行动方针,要红二军团攻打沙市。二军团于9月4日攻打沙市,沙市守敌李云,防守严密,修建坚固的工事,密布铁丝网。因红军尚未进行过大规模正规战的训练,二、六军团刚会合不久,动作尚欠密切配合,故虽有江陵、荆门、监利农民武装支援,经一昼夜战斗,终不能克,伤亡达千余人。

〔例11〕 1930年8月25日,红一方面军以消灭何键部队、进占长沙为目的,开始向长沙推进。29日部队抵长沙近郊,获悉长沙守敌有31个团,约10万人,并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而红军只有13个团,装备又差。总前委认为,在敌人兵力强大,并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强攻长沙,取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拟诱歼敌军于其工事之外,然后攻入长沙”,并据此作了部署。但自8月底到9月11日,敌人除了在9月3日以第31师陶广部由子石出击,被红军歼灭两个多团外,没有脱离其坚固阵地。总前委于9月3日和10日两度组织对长沙的总攻,均遭失利,部队伤亡甚多。因此于9月12日主动撤离长沙,进入株洲、醴陵、萍乡等地,后又向袁州开进,10月4日攻占吉安,解放了赣西南广大地区,使赣江两岸根据地连成一片。

上一篇:以饱待饥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