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464页(1113字)
(释文〕 对国家不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的关头,就不要轻易开战。 得:指赢得战争,取得胜利。
〔例1〕 战国时,秦、魏两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田齐桓公召集大臣商议道:“早去救韩国,还是晚去救韩国呢?”邹忌说:“不如根本不去救。”段干朋说:“不去救,韩国就会屈服,就会被魏国吞并,还是应该去援救。”田臣思说:“秦、魏两国攻击韩国,楚、赵两国一定会出兵相救。这是上天把燕国送给齐国呀!”齐桓公赞同田臣思的意思,于是暗中欺骗韩国来使,说齐国将派出救兵,让他安心回去。韩国以为可以仰仗齐国的援救,就出兵与秦、魏联军交战。楚、赵两国得知,果然发兵前来援救韩国。齐国借着这个机会,发兵袭击燕国,攻占了桑丘(今河北徐水)。
〔例2〕 东汉初,邓禹率军攻略关中,所到之处,停车竖立符节,慰问归顺的百姓。关中豪杰以此纷纷投奔邓禹,都劝邓禹直接攻打长安。邓禹说:“不能这样。眼下我们的部众虽然人数众多,可是能打仗的人还很少。前面没有可依靠的粮草,后面没有供给我们的物资。赤眉军刚刚攻占长安,士气正旺,锐不可当。只是这帮强盗纠合在一起,缺乏长远的打算,他们现在虽拥有不少的钱粮,但内部争权夺利,变故太多,岂能长久固守!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广人稀,粮食丰盛,牲畜繁多。我们暂且引兵向北,休整士卒,依靠当地的粮草养精蓄锐。等到赤眉军疲惫之后,再想办法消灭他们。”于是率军向北到达栒邑。所到之处,各郡邑全都开城归顺。
〔例3〕 东汉建武廿七年(51年),北匈奴派使者请求和亲,刘秀决意不予理会。臧宫、马武上书,建议出兵进驻边塞,命高句丽、乌桓、鲜卑进攻北匈奴左翼,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的羌胡进攻北匈奴右翼,以消灭北匈奴。刘秀下诏回报:“《黄石公记》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舍弃近处而经营远方,劳碌而无功效;舍弃远方而经营近处,轻松而有成果,所以,一心扩充地盘,就会精疲力竭;一心推广仁德,就会壮大强盛。拥有自己所有的人,得到安宁;贪图别人所有的人,变得凶恶。残暴的法令即使一时成功,也终将失败。’如今朝廷没有为民造福的政策,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惊恐不安,不能保全自己,难道还要去经营遥远的塞外吗?况且北匈奴的实力仍很强盛,而我们屯兵边境,开垦田地,只是为了戒备敌寇。传闻的事情总是多有失实。倘若能以一半国力消灭北匈奴,岂不是我最高的愿望!然而时机未到,不如让百姓休养生息。”从此,将领们不敢再建议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