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萧绰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675页(2495字)

【生卒】:953~1009

契丹述律族人,小字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圣宗耶律隆绪即位后,被尊称为承天皇太后,后世多称之为萧太后。由于耶律贤健康状况不佳,辽朝军国大事,多假手于萧绰。

辽景宗乾亨元年(979年)二月,宋太宗赵光义率军进攻受辽国保护的北汉政权,耶律贤及萧绰企图以外交手段阻止宋军进攻,遭到赵光义的拒绝。于是派耶律沙及耶律色轸率军驰援北汉。

耶律沙进至忻州(今山西忻县)之白岭时,被宋军击败,在耶律色轸接应下北退。太原援绝,刘继元于五月降宋,北汉政权灭亡。赵光义挟灭汉之威,企图乘势收复燕云地区,派军由太原东进,越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集结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准备进攻辽的南京(宋称幽州,即今北京)。耶律贤及萧绰在刘继元降宋后,立即令耶律沙、耶律色轸等回防南京,同时急派耶律奚底及萧讨古等率军增援。六月下旬,耶律奚底等部在沙河(今河北易县南之易水)阻击失败。宋军以一日百里的速度迅速包围了南京。耶律贤及萧绰得战报后,迅速派耶律学古率部急驰南京,设法进入城中,加强城防力量;命耶律休哥统辽军主力10万续援南京,寻求宋主力作战。遵照耶律贤及萧绰指示,耶律休哥与耶律色斜轸等密切协同,由两翼向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郊区)地区的宋军发动猛攻。

在辽军强大骑兵集团的夹击下,宋军大败溃逃,被歼万余人,赵光义仅以身免。当年九月,耶律贤及萧绰开始战略反击,派军进攻宋境。但在满城被宋军击败。

次年三月,再派大军10万攻宋雁门关,又被宋守将杨业击败。

十月,耶律贤及萧绰亲率大军攻宋瓦桥关,阵斩宋守军张师,大败宋军。因赵光义亲率军来援,耶律贤及萧绰恐遭宋军夹击,主动撤回。

乾亨四年夏天,耶律贤及萧绰再次率军亲征,分三路南下攻宋,但三路大军分别在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被宋军击败。九月,耶律贤病死,幼子耶律隆绪嗣位,萧绰临朝称制,成为辽朝的最高统治者。萧绰在数次南进失败后,抓紧时间备战,她下令加强边境各地防备,特别是南京的军事防务;增强东京(今辽宁辽阳)地区的军事力量,以防御和威慑高丽,使其不敢策应宋军的进攻,派军平定西部党项和东部女真叛乱,消除隐患。

统和四年(986年)三月,宋朝经过数年准备后,集中20万兵力,向契丹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进攻。赵光义采用分进合击方针,分三路北上:东路以曹彬为主将,自保州(今河北保定)趋涿州(今河北涿县);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自定州(今河北定县)趋飞狐(今河北涞源)、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以潘美为主将,自雁门趋应州(今山西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他的战略企图是先以东路军将契丹主力吸引至幽州地区,俟中路、西路会师后,向右旋回,形成合围,在幽州地区与契丹军决战。

萧绰认为宋军尽锐而来,不可过早与之决战,因此在作战指导上采取了避敌锋芒,纵其深入,以当地守军逐次抵抗和以小部队进行游击性攻扰的办法,削弱和疲惫宋军;尔后施以各个击破的方针。契丹军很快形成了四个主力兵团:以南京驻军为核心的耶律休哥兵团,以东京驻军为核心的耶律末只兵团,这两个兵团控制南京,对付宋东路军;耶律色轸兵团控制于蔚州以东,阻击宋中路军及西路军,防止其东进与东路军会合;萧绰自率以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兵为核心的战略预备兵团,暂住于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以居中策应,控制全局。

由于契丹主力并未应战,宋军进展非常顺利。

四月初,萧绰进至南京北郊,时宋东路军在耶律休哥的昼夜攻扰下极为疲惫,军粮又断,遂退回雄州(今河北雄县),而宋中、西部仍在继续深入,至四月中旬占领了蔚州及契丹军事重镇西京。于是曹彬在补充军粮后,再次北进,第二次占领了涿州。萧绰认为,经月余战斗,宋军锐气已尽,且占领了大片地区,兵力分散,三路军队缺乏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赵光义远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无法及时组织协同,正是反击的良机。

于是将统帅部推进至涿州以东,亲自指挥耶律休哥及耶律末只两兵团,准备钳击宋东路军于涿州。曹彬侦知情况,仓皇放弃涿州,冒雨南撤。五月三日退至岐沟关,为契丹军追及,在契丹骑兵集团冲击下,大败溃逃,几乎全军覆灭。

萧绰歼灭了宋东路军后,立即命耶律色轸等在西线发动反攻。

赵光义得知东路失败,立即令中、西两路南撤。田重进行动迅速,很快退回宋境。

潘美一路为护掩居民南迁,令大将杨业出击,在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中埋伏负伤被俘死,所部全部被歼。至此,赵光义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被萧绰指挥的契丹军彻底击败。赵光义被迫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企图,由攻势战略转变为守势战略。

岐沟关胜利后,萧绰雄心勃勃,企图进一步向南发展。

从歧沟关之战的当年至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的17年间,她共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进攻。由于宋朝的守势战略,契丹军虽然胜多败少,但每次却不得不在掠夺后退回。

萧绰自知无力消灭宋朝,战争于双方不利,针对宋统治者多次求和、不愿作战的妥协心理,决心发动一次大的进攻行动,用战争来结束战争。

统和二十二年,萧绰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同时发动攻势。一方面利用宋降将,放出和谈信息;一方面亲率20万大军进攻河北。军事行动进展并不顺利,宋军事重镇如定州、保州等均久攻不下。

攻瀛州(今河北河间)时,萧绰亲自擂鼓指挥,强攻了十余日,死伤近3万人,仍未能攻破。萧绰于是改变策略,不攻大城,从间隙中长驱南下,于十一月间进逼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

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请下,亲率兵迎战,宋军士气大振。而萧绰则处极为不利之境,前有敌军数十万,后有敌城数十座。

但正如她所料,赵恒不愿作战,按照萧绰所遣宋降将王继忠的提示,首先派人到契丹营中请和,终于签订了“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七年,萧绰病逝,终年57岁。

萧绰不仅是一位明达治道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神机智略的女军事统帅。

上一篇:杨业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