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文献学辞典

四库全书总目

书籍:文献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西教育出版社《文献学辞典》第272页(1059字)

清代大型官修解题书目。亦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纪昀总纂。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修*《四库全书》,纂修者在校阅各书(包括收入《全书》的书和“存目”书)时分撰内容提要,最后由纪昀增删厘定,总其成。经过几十个学者的撰写,花了十年的时间,于乾隆四十七年完稿进呈“御览钦定”。随后,《全书》几经补充抽换,《总目》亦相应加以修订。于五十四年才由武英殿刊印,次年刊成。六十年,谢启昆据杭州文澜阁藏殿版翻刻,《总目》始普遍流行。从成书过程,可知《总目提要》实际上有三种文本:(1)分纂稿,即纂修者的原稿,现在尚有部分存世;(2)《全书》各书前所附稿;(3)汇辑成《总目》的通行本。这三种文字并不完全相同。《总目》分经、史、子、集4部,又分44类,65子目。各部前有大序,各小类前有小序,子目后间附按语,阐明学术源流和分类立目原委。据中华书局影印本统计,《总目》着录采入《四库全书》者3461种、79309卷,“存目书”(《全书》不收,仅存其目)6793种,93551卷,凡10254种。提要以宣传封建正统思想,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主旨,说明各书内容、作者生平或叙述源流、评论得失,较系统地介绍了乾隆前尤其元代以前存世的历代典籍。卷首有乾隆圣谕,馆臣表文、职名、凡例,记载《全书》和提要纂修概况。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对当时和以后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目录版本校勘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其历史局限。本书的主要版本有:武英殿本;浙江翻刻文澜阁本,校正了殿本不少错误;广东翻刻浙本,但个别字句又沿袭了殿本之误。中华书局1965年以浙本作底本,以殿本、粤本校勘影印。1981、1987年重印。中华本附《四库撤毁书提要》9篇、阮元撰《四库未收书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校记》和书名、着作者索引,是目前最适用的本子。近人金毓黻曾辑录《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120卷,有奉天图书馆1935年排印本。此乃《四库全书》之书前提要,与殿版单行本《总目提要》有许多不同。以书之种数而言,文溯阁本有3590种,多出《总目》129种之多。编者将书前提要与原刊本和通行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参校,说明两者之异同。书末附《补遗、解题、书名索引》、《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提要与总目异同表》、《聚珍本提要与四库本提要异同表》。

【参考文献】:

王重民《论〈四库全书总目〉》(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版〉,1964∶2)

上一篇:四库全书荟要 下一篇:文献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