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书籍:文献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西教育出版社《文献学辞典》第325页(535字)
道家学说奠基着作。亦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春秋时思想家。据《史记·老子列传》,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或太史儋、老莱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任东周守藏室之史,后去官西行。过函谷关作五千文即本书。出关后莫知所终。唐乾封元年(666)封为太上玄元皇帝。本书以道法自然、清静虚无为主旨。历代为哲学家、宗教家所重视。诸家解释不同,或以为“帝王南面之术”,或以为兵书战略,近人有以为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并有唯物、唯心属性之争论。亦有自然科学内容之发掘,世界着名音乐家梅纽因又以为与贝多芬交响曲有共同性。可见“道”的概括性、模糊性和多义性。历代史志官私目录均有着录。最古本为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上帛书甲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马玉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1976),次有唐广明元年(880)焦山《道德经幢》,景福二年(893)易县龙兴观《道德经碑》。从汉河上公注起分为81章2卷。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道藏本。《老子道德经考异》上下卷,毕沅撰,经训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今本可用:(1)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修订;(2)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