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域地名词典

克孜尔千佛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域地名词典》第230页(1120字)

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东距库车城约60公里,北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间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雀尔达格山。在绵延数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凿出的石窟。石窟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为僧房(又称毗诃罗窟),是供僧徒居住和坐禅用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等简单生活设施;一种是佛殿(又叫支提窟),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支提窟中有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的佛像窟,有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窟,有窟室为较规则的方形窟。现已编号的洞窟236个,分64个僧房,172个佛殿。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窟,多规律地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像,当年克孜尔石窟是龟兹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东方佛教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克孜尔石窟的雕塑多已被毁或被外劫。现存的多已残缺,但从这些塑像遗存中,仍可看出龟兹雕塑的高超技艺。石窟雕塑有石雕、木雕、浮雕、彩雕等多种形式,有佛、菩萨、天王、武士、供养人等多种形象。克孜尔壁画现存1万多平方米,是整个龟兹壁画的绝大部分。其内容主要有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花树画、装饰图案画等。尤以佛经故事画为多,其中的佛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的数量均为全国石窟画之最。壁画中还有为数不多的供养人画、列佛画、千佛画和外国画家所作的画,此外还有极少的密教画。一些洞窟还有类似岩画的硬物刻画图。克孜尔壁画布局完整对称,人物形象逼真,色彩艳丽,表现力强。壁画造型除受中原影响的列佛和千佛壁画多以墨线勾勒外,其他人物形象都用铁线勾勒与色彩晕染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有的先用硬笔画出人体的主要部位,再用墨线勾描,质感极强,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克孜尔画家首创的龟兹凸凹技法,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过极大影响。石窟壁画中,裸体人像艺术成就突出,显示了我国古人人体艺术的辉煌成就。克孜尔石窟始凿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经对石窟四壁的碳14测定,现存石窟中最早的约为4世纪时开凿。中期石窟凿于5~6世纪,这是龟兹佛教的鼎盛时期,石窟的建造和绘画艺术体现了典型的龟兹风格。晚期洞窟大约开凿于7~8世纪,洞窟规模变小,形制及绘塑内容趋于简化,透露出衰微的气息。可以说克孜尔石窟是我国修建得较早、现存规模较大的一座石窟寺。它的特殊窟形、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深刻反映了龟兹佛教的情况,代表了龟兹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对研究龟兹社会历史、佛教文化,以及中西关系,无不具有重要意义。1961年,克孜尔石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克尔间墓葬群 下一篇:克孜勒布拉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