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见王安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326页(622字)

宋邵伯温撰,见《邵氏闻见录》卷十二。原来王安石受到嫉贤妒能的吕惠卿挑拨,不肯让苏轼同修起居住,只以开封府推官困之。接着是苏轼的“拟廷试对策”及万言书更引起王安石不悦。苏轼请补外,又逢王氏同党李定不服母丧,苏轼厌恶李定,李定便乘机炮制乌台案,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结束贬谪生涯时,王安石亦下野,二人在金陵会见,相得甚欢。苏轼突然提出:“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王安石强调有苦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苏轼进而指出:“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王安石这才表示:“某须说”。但又叮嘱苏轼代为保密。最后是在玩笑中结束了这场并不轻松的谈话。这里作者将议政过程写得委宛曲折,细腻动人。先以苏轼“某欲有言于公”的声明,使王安石为之“色动”,以为苏轼要重提旧事为反对变法作辨解。不料苏轼又说:“某所言者,天下事也。”原来不为私情,于是王安石“色定”。岂知顿起波澜,苏轼竟要求王安石为“大兵大狱”之事而以在野身份干预朝政,突出王安石意外,他很为难。最后苏轼以“常礼”“非常礼”的议论,使王安石为之再次激动,厉声表示要采取行动。故事中的两个人物,苏轼赤胆忠心,言不及私,又很讲究说话艺术;王安石则在变法失利后心存余悸,不愿再有做为。双方的性格特点都描写得准确有趣,心理变化更写得惟妙惟肖,颇见功力。是宋人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