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刑公案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696页(929字)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8卷16类40则。全称《新镌国朝名公神断详刑公案》。卷2首题“鼎镌国朝名公详刑公案”。作者佚名,无考。题“京南归正宁静子辑”,“吴中匡直淡薄子订”。明刻本。半叶11行,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上图下文。卷末有“南闽潭邑艺林刘氏太华刊行”牌记2行。全书分类编次,每则演一故事。书不多见,国内仅见藏大连图书馆。日本日光慈眼堂藏有一部。据孙楷第在东京所见小说,日本内阁文库藏1部残3卷本。1956年,吉林大学图书馆据大连图书馆藏本有油印本。

大连藏本缺封叶、目次。卷1缺1叶,不详其类,亦不详第1则题目。卷2末缺半叶。余完足。计现存:奸情类、婚姻类、奸拐类、威逼类、除精类、除害类、窃盗类、抢劫类、强盗类、妒杀类、谋占类、节妇类、烈女类、双孝类、孝子类,共39则,缺1则。

《详刑公案》的取材和体裁与《图公案》诸书大同小异。它据以加工的题材,也是来自封建制度下的司法断案活动和由此结集而成的案例书籍,以及历代文人笔记中关于案狱故事的记载;它的结构形式,没有摆脱“案情加判词”那种公牍文案体的模式。所不同的是书中的每一则故事,都有不同的审案人,不象《龙图》诸书是以一个人物为中心。如果再和他代“公案”相比,又可看出《详刑公案》既不是宋元话本中《错斩崔宁》型的公案小说,也不是晚清时期《三侠五义》型的侠义公案小说;它是在揭露抨击当时社会犯罪活动的基础之上,以写破案审案为重点内容的公案小说。以40则故事所反映的公案内容来看,具有以下特点:一、题材内容丰富,触及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二、主审案件的是各级地方官吏。有县尹、府尹、主事、典史,也有代巡、兵巡。40宗案件,参与审理的有44人,可谓面广、人多。三、靠调查研究,以智慧破案是全书总主题的积极面。尽管含有落后的“神判”思想,但与宣传迷信,依靠鬼神破案的“神鬼判”毕竟不同。比如托梦、拆字、行香求神、飞禽走兽堂前月台飞鸣,也只是提供一些暗示,并不托出真实案情。四、案情以一般民刑案件为主,但其中还有两件涉及到矛头刺向封建统治官场的高层的案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