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案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956页(887字)
清末人情世态小说。着者傲骨。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上海小说林社出版。封面署“中国侦探案第二册鸦片案”。全书共分八章,每章有题。前有着者弁言。该书系继《砒石案》之后,侦探精思所破第二案。该书叙述《砒石案》中之克友,介绍静水人百解拜访精思,请其侦破其姐夫过亢突然死亡一案,以释其姐娟娟之谦。过亢做绸缎生意在上海,一日回祖籍老家,夜出观剧二更方归,四更忽然死去。经上海西医验为中鸦片毒而亡。县尹根据过亢夫妻平日不和便将娟娟逮捕入狱。精思实地查访,知娟娟为人正派。又知县尹审问娟娟时有一开烟店的人庄延曾来探听。精思回上海请教名医良伊,得知四更时毒发,那么服毒时间必在二更之后,凶手必是娟娟。精思邀良伊深夜剖尸,确定受害人确系鸦片中毒,但胃中尚有桂圆。若以桂圆裹鸦片而服,则可延长毒性发作时间。精思到过受害人之家,见有禁烟局所赠挽联,又搜得有“禁烟之举雷厉风行”、“日来调查”等字的碎纸片。调查中又得知当地恶少庄延曾说:“人皆不敢卖烟,我独擅其利”。精思又请到武艺高强的孔武一起破案。他们寻到一烟馆,亲听一人说:“以桂圆裹烟泡而吞之,只需早吞半时,亦足抵瘾。”精思与孔武最后将此人捕获,正是庄延。此后方知,过亢系禁烟局最得力之人。他不动声色回乡抓庄延,却被庄延所害。作者在弁言中称,“若徒以侦探案视之,则非着者之本心矣。”可见作者本意在“禁烟之令颁,四海苍生咸欣欣有喜色”,但“奉行不力,一二热心志士从事洞查辄遭社会所痛诟……吾愿读吾书者,因是知禁烟之弊,改良办法,得收好效果焉。”此书写作中能有起伏,写过亢之死,精思先疑娟娟,后又推翻,经调查之后找到真正凶手,已初具推理小说特点。从中亦可看到中国侦探小说受西方之影响。书中写精思追捕庄延直到上海租界,而发出“此地非租界,我直可捕之耳。我国主权丧夫,到处吃亏,真犯在前,吾乃直视其去……”的感叹,虽是反映作者的观点及社会情况,但较全文并无直接关系。文中人名作者亦有寓意如“百解”可谓百思不解;“精思”,则是精心思考;“孔武”,应是孔武有力,亦与人的身份相吻合。此书在清末诸多小说中尚可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