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
书籍:新疆历史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历史词典》第454页(574字)
族名。本民族自称“Qirghiz”。汉文史书中的鬲昆、隔昆、坚昆、结骨、纥骨、契骨、护骨、黠戛斯、辖戛斯、纥里迄斯、吉利吉斯等,均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译音。厄鲁特蒙古人称之为“布鲁特”,意为“高原人”、“高山居民”,清代沿袭此称。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定今译名。人口14万(1990),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居住在天山南北各县。黑龙江省富裕县还有数百人聚居,是清乾隆时期迁去的。古代柯尔克孜族曾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曾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以及蒙古、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相互共处。唐朝于其地设坚昆都督府,隶燕然都护府。开成五年(840)败回鹘汗国而建黠戛斯汗国。迁徙天山南北后,先后被喀拉汗王朝、辽、西辽、察合台汗国以及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所统治。清乾隆朝统一天山南北时,东西两部先后配合清军平定准噶尔部统治者以及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臣属于清廷。19世纪中叶,又与维吾尔、回、汉等各民族共同摧毁了反动的阿古柏侵略政权。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古柯尔克孜文是用儒尼字母拼写的叶尼塞文。后来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文字,直至今日。绝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人信喇嘛教。英雄史诗《玛纳斯》(长达20余万行),是柯尔克孜族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