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上杉宪实振兴足利学校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53页(1121字)

足利学校是日本中世纪着名的教育设施,位于下野国足利庄(今枥木县足利市昌平町),起初是足利氏家族为子弟建立的藏书文库,后来发展成为学校。

上杉宪实(1411~1466)在1419年(应永二十六年)被幕府任命为镰仓执事。他喜好文史和收集、整理典籍。1432年(永享四年),受幕府之命,管理足利氏的直辖领地足利庄。1439年(永享十一年),在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正式建造学校,设置学田以巩固其财政基础,向学校赠送宋刻本《尚书正义》、《毛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氏传注疏》等,建设学生宿舍,颁定《足利学校校规》(共3条),制定学习课程,并且邀请镰仓建长寺高僧快元担任第一任庠主(即校长),从而使足利学校兴盛起来。

上杉宪实制定的校规第一条规定,足利学校的教科书采用“三注”(李《千字文注》、李瀚《蒙求注》、胡曾《咏史诗注》)、“四书”、“五经”、列子庄子老子史记、文选,禁止讲授其他书籍。从校规规定的教科书来看,足利学校的教育方针以汉学教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先教授《千字文》和《蒙求》;接着讲“四书”,“四书”采用朱子学派的观点,特别重视《大学》和《中庸》;然后讲“五经”。许多教科书除采用古注外,同时还采用中国宋代儒学者的新注。学生结业后到各地从事教育工作,或者担任武家的顾问。足利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僧侣,但它的学科不以佛学为中心,而是以汉学为主。

足利学校在教授汉学的过程中,易学被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科目。足利学校的藏书目录中,与易学有关的书籍最多;第一任庠主快元就是易学的权威。此外,足利学校还讲授兵学。因为易学和兵学是战乱年代武士必备的文化知识。许多武将聘请专门从事占卜的阴阳师帮助他们谋划军队进退的时机,武士在出征战场时也先通过占卜决定进退。足利学校通过讲授易学和兵学,培养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才,正是为符合武家的需要而为之的。

足利学校在室町时代末叶至战国时代(16世纪下半叶)达到鼎盛时期。《周易》及由此而来的占卜术被作为学习课程的中心,此外还学习医学、兵学、天文学等,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000人。室町幕府灭亡,德川幕府统一日本以后,日本出现了和平局面,学校的学科落后于时代需要,因而入学者愈来愈少。但是在德川幕府的资助下,这所学校勉强保持下来。到明治初期废藩置县以后,这所学校被改建为小学,划归枥木县管辖,原校设施只保留着圣庙和保存着一部分当时典籍的“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