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实验学校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467页(1312字)
1894~1904年,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开始形成其哲学思想。他认为当时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小学的教育方法与儿童正常发展的心理不协调,决心将其哲学和教育理论付诸实践,决定创办一所隶属于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实验学校,经费来自私人捐款和芝加哥大学拨款。这所实验学校最早的正式名称是“大学初等学校”,后来叫“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也叫“杜威学校”,创办于1896年1月,当时只有2名教师和16名学生。到1902年,注册学生达140人,教师23人,还有10名研究生担任助理教师。学生年龄从4岁到14岁。实验学校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1896~1898年是初步摸索时期;1899~1903年是正式实验时期。它不分年级和班级,只按儿童年龄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和若干小组。第一阶段从4岁到8岁,分为5个小组,注重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密切联系。如自然研究、手工劳动和缝纫等就是儿童与校外生活联系的主要活动。第二阶段是从9岁到12岁,分为4个小组,注重训练读、写、算和操作能力,以获得规律性的知识和掌握技术作业的方法。第三阶段从13岁到14、15岁,分为2个组,使儿童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范围内的知识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这是中等教育的开始。每个阶段和小组的作业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全部课程由相互联系的各种作业活动组成。由于杜威是学校的指导者,杜威夫人是校长,该校实行一种独特的课程,按照克雷明(L.A.Cremin,美国着名教育史学家)的看法,到1904年,这所学校成为“美国教育中最有趣味的冒险实验”。
实验学校与传统学校的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兴趣是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在追求所谓的自我指导的兴趣中彻底地改变了它的传统课程,学校采用活动课程和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养成学生互相合作的生活习惯与心理。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大胆的变革,注定要在世纪之交引发争议。
1903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illiam R.Harper)因嫌杜威思想激进而把实验学校改为仅供学生试教的实习学校,停止改革实验。杜威遂于1904年愤而辞职,教育实验完全终止。在实验学校存在的几年中,杜威和他的同事试图发展一种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贯制的学校体系,但实验学校未能延伸至中等教育阶段便中止了。
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意义在于它为杜威的全部教育理论提供了实验基础,促进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他的《一个教育学的实验》(A Pedagogical Experiment)和《大学初等学校》(The University Elementary School)两篇论文记录了实验的情况和结果。而1897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1900年出版的《学校与社会》和1902年出版的《儿童与课程》这三大着作,反映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体系,是杜威早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