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新教育学派诞生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575页(1264字)

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日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教育界立足于本国教育传统和现实状况,批判性地借鉴欧美各国的教育学说,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教育理论向前发展,形成了在日本教育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新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学说丰富,见解众多,以“八大教育主张”闻名于世。1921年8月1日,八大教育主张讲演会于东京召开,听众数千人,由此,新教育学派八大门派盛传日本各地,成为二三十年代日本教育思潮的中心。新教育学派的八大主张为:①“自学教育论”。其代表人物樋口长市认为,日本的教育是“顺应主义的教育”,助长儿童消极适应和学习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压抑了儿童内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自学教育论”则主张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尊重儿童的个性,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倡导儿童独立自学各种有用的知识。②“自动教育论”。自动教育论的发起者河野清丸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儿童自动地、本能地从善抑恶,自动地创造真、善、美的文化;与此相反,教育方法是儿童的自我创造,应使儿童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地、慢慢地养成自定目标和自觉地实现目标的心理和习惯。③“自由教育论”。首创者为手冢岸卫,他倡导儿童的自由学习,主张在自由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进而引起儿童的自由学习。因此,“自由教育论”反对划一主义,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反对约束儿童发展,反对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中心和大人主导的各种教育措施。④“一切冲动皆满足论”。主要倡导者是千叶命吉。“一切冲动”是指“生物体内固有的力量,是生命单纯的原始的表露”;“满足”,即满足儿童欲做的与“一切冲动”相关的各项事务,藉此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真、善、美的情感。千叶命吉提出“问题中心主义”的教育方法,循此方法,教师应及时帮助儿童解决各种疑难,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为四个阶段:领会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表现。⑤“创造教育论”。核心人物为稻毛金七。他强调,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优秀人格,终极目的是创造优秀的文化价值,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应以创造为基本原则。⑥“动的教育论”。创立者为及川平治。他反对静的教育,提倡个别教育、能力编班和个性编班方法,呼吁教育应培养儿童的艺术观点、突破现状的精神、执着的精神以及崇尚学习的精神,强调教育应成为愉快的和进步的事业。⑦“全人教育论”。创立者为小原国芳。他把人的文化生活分为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具不同的价值。教育应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⑧“文艺教育论”。由文艺教育思想家片上绅首倡。他指出,文艺教育的旨趣在于对人进行有意义的启发和陶冶,在于对人的道德品质发挥微妙的、精深的、根本的、永久的感化;教育应依赖文艺的力量使自身成为人类基本的和综合性的事业。以上八大教育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思潮和教育理论研究的主流,许多见解对当时日本的教育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后,日本的教育政策、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受其启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