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进行教育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646页(2028字)
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侵略战争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1918年11月德国签订带有无条件投降性质的停战协定。伴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失败,德国国内革命爆发。这次革命(1918~1919)对于工人阶级来说,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因为它没有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个最终目标;而对于资产阶级来说,这次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终于推翻了半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容克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国——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作为资产阶级议会制民主共和国为社会的民主改革开辟了道路,因此对教育进行民主改革的要求也顺理成章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随着改革教育学运动的深入发展,已有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改革意见主要集中在统一规定学制、义务教育年限、教育行政以及建立职业教育机构和改革师范教育等方面。但各方面对学制改革的意见,特别是在实行统一学校制度还是实行选择学校制度问题上,分歧很大。建立统一学校制度的思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法国革命时期,从那时起,这一思想就成了一种民主的、革命的要求。它主张每个青少年,不管其社会出身和经济状况,只按其才能来获得相应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第斯多惠和万德(Wander)等德国教师协会的领导早在1848年就提出了统一学校的主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教育改革讨论中,E.里斯(E.Ries)提出了反对统一学校的主张,认为这是一种社会空想。在1920年召开的帝国学校会议上关于统一学校问题再一次成为争议的焦点。会上以特夫斯为首主张实行统一学校制;然而,宾德(Binder)等表示必须保持文科中学等高级中学。
《魏玛共和国宪法》吸取了在战前进行的教育改革讨论意见,对德国教育作出了规定。(见“《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学校制度改革”)
魏玛共和国还根据《宪法》于1920年制定了《关于基础学校和撤消预备学校的法令》,对学制作出了进一步规定。这些法规确定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学制结构。
经过改革后的魏玛共和国学制结构废除了贵族化的预备学校,建立了统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国民学校初级阶段),所有年满6足岁儿童都必须先进基础学校学习,毕业后经过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各类中学,其余继续上国民学校高级阶段学习。这样把儿童从入学时起就进行的分轨推迟到基础学校以后才分轨。国民学校八学级毕业可以入进修学校接受职业义务教育。国民学校和进修学校的教学用品均为免费提供。同时,这时期还增设了所谓“上层文科中学”。这种中学与国民学校第六学级相衔接,为国民学校中的高才生,特别是为农村地区国民学校中的学生提供一次上高级中学和以后能进大学的机会。此外在基础学校之上设中间学校和高级中学。高级中学包括九年制的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级实科中学和当时增设的一种名为“德意志中学”的新型中学。这些高级中学毕业生都无须通过升学考试就可进大学深造。“德意志中学”注重德国文化,把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课程。中间学校介于国民学校和高级中学之间,其性质与帝国时期是一样的。
在教育民主改革和改革教育学运动的影响下,魏玛共和国的课程也进行了改革。这时期的课程与帝国时期课程相比,在基础学校中,增设了绘画课、唱歌课和体操课,而宗教课每周减少了1~2课时。乡土课被从德语课分离出来独立设置,以便引起重视。这两门课的课时数在第四学年中每周增加了1课时。在国民学校高级阶段,增设了历史和公民课以及地理课,并把劳作课(男生)和手工课(女生)从体操课中分设出来,使这两门课课时总数超过原来一倍以上。在中间学校课程改革方面,这时期做到了多样化、多科性。与帝国时期普通中间学校相比,6年中宗教教学减少了3周课时,德语减少了23周课时,数学几何减少了4周课时,而自然科学增加了4周课时,地理、历史增加了10周课时,绘画和第一外语分别增加了4周课时,同时增设了1门第二外语。按教学大纲,外语被认为有助于学生了解外国人民的文化与生活特性,了解外国精神思想及其对德国的影响,并学习外国经验。随着同外国交往的发展,增加第二外语乃是情理之中的。在各类高级中学方面,拉丁文课有了明显减少,而德语课和英语课有了显着的增加。在高级中学课程改革方面,除了改制文实中学以外,其他种类中学历史、地理课均有所增加。此外,宗教、数学和自然科学略有减少,而包括绘画、劳作、手工和其他活动的技术学科却大有增加。
这次改革是德国教育史上第二次重要改革,战后联邦德国还基本上采用魏玛共和国改革后的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