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胡特提出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种类和学校种类配合模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902页(623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恢复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双轨制,但从战后初期开始一直有一种意见主张废除双轨制而实行统一学校制。对此联邦德国劳动心理学家胡特(A.Huth)、社会学家穆勒(K.v.Mueller)和教育家魏因施托克(H.Weinstock)作出了当时被认为具有说服力的反驳。他们认为社会需要三种类型的人才,而实际上存在着适应这三种需要的具有不同能力特征的三种儿童。一种儿童具有实践才能,一种儿童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而另一种儿童介于两者之间。根据儿童的这三种特征,学校应当使第一种儿童接受国民学校教育,然后接受职业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实践型人才,如熟练工人和专业工人等等;使第二种儿童接受完全中学教育,然后接受大学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理论型人才,如领导者、经理、顾问和科学家等等;使第三种儿童接受中间学校教育,然后接受专科学校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沟通前两者的“桥梁型人才”,如管理人员和技术员等。1952年,胡特指出,只有当人们按照劳动种类去认识经济结构时,才会理解学校的经济意义,因为像学校等级一样,存在着劳动种类的等级,这种等级是可以与不同学校类型联系起来的。接着他提出了与劳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种类和学校类型相互配合的如下模式:

这一模式基本上被当时各州教育主管部门所采纳,从而使联邦德国60年代以前实行了以这一模式为出发点的学校结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