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那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10页(1044字)

【生卒】:约425—495年

【介绍】:

意为“童授”。古印度佛教因明学创始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着名论师,后人称为“中世纪正理之父”。生于南印度香至国的婆罗门家族,小时从师犊子部(vātsiputriya)的那迦达多,受戒出家,钻研犊子部典籍。后来师事世亲,改修大乘经典,于欧提毗舍修禅定时应那烂陀寺僧邀请与外道僧进行多次辩论,取得了胜利。而后,久居那烂陀寺招徒传授唯识、因明学说,在唯识方面提出有相唯识,即成立了唯识无境。所缘即是“境”,“境”即在心内,不在心外,是一种实体性的事物(法),能够引起能缘(心)。

陈那的最大贡献在于对因明逻辑的创新和发展,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见分(能缘心)、相分(所缘即法)、自证分等三支分,后人称其为三分家。他打破了瑜伽行派所说的“立破”,提出了“量论”,以此不仅能论议,且能用于如何认识真理、实证真理,即包括了大乘佛教所谓的“道(行为)”、“果(究竞)”。在《集量论》一书中他对“量”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着眼于思维阶段,以无达到分别程度作为现量的界限,认为量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准绳;在推量中唯独现量、比量才有意义,能够独立,其余的声量、喻量、义准、随生从属于比量,现量派生比量。现量指一切知识的来源、认识形式及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是离开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是在五官感觉的各方面直接缘境而显现,它认识对象自身的特性(自相)。这里陈那引用了一切有部学说,认为现量不是根据外境而描写的,是无类别的。比量指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限制在语言和分类的知识,在没有客观实在性的类别范畴发生关系时,不能达到真正的对象事物,它是认识类别的特性(共相),是有类别的。同时,陈那对“概念”的构成也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概念”并非从正面表示意义,而是通过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的方法构成的,即所谓的“遮诠”方法。

关于语言思维方面,陈那认为在辩论中辩论的双方各有理由,可以相持不下,此名为“相违决定”。此后,在印度内外有多人为其注疏,其中较有名的为寂护、莲花戒、法称等人。中观自续派大师清辨运用因明的比量形式建立了立而破的中观自立量派(svā-tantrika)。

主要着作有:《集量论》、《观三时论》、《观总相论颂》、《掌中论》、《取事施设论》、《观所缘缘论》、《因轮论》、《因明正理门论》。

上一篇:《沉思录》 下一篇:充足理由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