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26页(2548字)

又译“生存主义”、“实存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根本特点是将哲学研究的重心转到人的问题上,探讨人在世界中的存在,人的价值、意义、自由以及限制等。

20世纪20年代,存在主义发源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活动中心转到法国,并成为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的流派,其影响波及到文学艺术界,战后,它在美国、意大利、北欧、日本等国广泛流传,成为一种国际性思潮,直至70年代末期,才逐渐沉寂下来。

从思想渊源来看,存在主义虽然可以一直上溯到古代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但它更直接受到19世纪中叶以来以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被看作存在主义的直接理论先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其它重要代表有:法国的萨特、塞尔、加缪、德·布伏瓦、梅洛-庞蒂,西班牙的加塞特,意大利的阿巴尼亚诺,美国的巴雷特、蒂利希、怀尔德等。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方法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使之成为他们建立自己理论的主要方法。存在主义重要的代表着作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

存在主义首先表现出强烈地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趋向,他们认为,以往的哲学偏重于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色彩,忽视了对位于世界的中心-人的问题的研究;以往哲学偏重于对认识主体的理性方面的研究,注重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和理性因素在哲学中的作用,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直觉、意志、自由等主观心理因素。他们要求从“存在者”即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创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哲学。从严格意义上说,存在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每个存在主义者的哲学观点具有不少差异,但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却持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第一,存在总是特殊的和单独的;第二,存在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对存在意义的研究;第三,这种研究面对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人必须对此作出选择,并受其约束;第四,选择受到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况限制。具体说,存在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哲学应是研究人的具体存在问题的“人学”,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本能的意识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烦恼、冒险、死亡等主观心理活动。不存在普遍共同的人性。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存在主义又分为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前者以雅斯贝尔斯、蒂利希和马塞尔为代表,主张在人的精神活动之上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上帝,推崇信仰的作用。后来人们一般把现代新教神学与存在主义理论的结合称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后者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主要代表,他们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存在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是纯粹的主观性,“自我”的存在就是最基本的存在。此外,萨特试图将存在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他的学说又成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一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两千多年来的哲学史都忽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人们常常误解“存在”的真正含义。他指出,当天地万物作为“在者”而存在时,就已经被规定了,只有人还什么都不是时,就先“存在了”。所以人的“定在”是第一性的,“定在”先于“在者”,一切“在者”只有依赖于“定在”才能得到说明。存在就是和“在者”打交道,这种交往不是知,而是行,是整体的人生体验。当人们深思“存在”本身时,就会感到“烦”,烦包含着对具体在世者的惧和对“在”本身的畏。人生的真谛就是烦、畏、死。

萨特批判地接受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并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入世”的行动哲学,主张哲学干预社会、干预生活、干预人生。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与以“本质先于存在”的物的特征不同,人是先存在,然后才变成某种东西,即人可以按照他的意志创造他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意识自行选择和行动的结果。人的存在的最真实表现就是烦闷、恶心,面对死亡的感受。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原则出发,萨特阐述了他的自由观。他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存在与自由同一,就是自由,否则人就不存在了。自由的实质在于选择,从本质上来说,人的自由选择应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制约,完全取决于主观意愿。自由选择意味着行动,行动是唯一能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东西,人就是在自由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独特的本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在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必须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他必须考虑社会的具体历史情况和他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对他人自由的限制,所以自我与他人总处于对立之中。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萨特尝试用存在主义的“人学”补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

存在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潮,而且是一种影响面很广的文学思潮,它甚至一度越出思想领域成为追求某种生活方式的社会时尚。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濒临不断加深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个人的存在受到猛烈冲击,人们普遍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丧失信心,感到苦闷和压抑,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冒险主义等反理性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存在主义正是在这种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它试图对处于危机中的人作出新的解释,为人生寻找新的方向和意义,故常被称为“危机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更提高了存在主义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50-60年代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高峰,以后它逐步走向衰落。尽管如此,它的理论观点仍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到战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哲学家。它提出的许多新概念,对于开创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具有一定启迪意义。由于存在主义内部流派繁多,观点各异,它曾在许多极其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它的许多概念仍有待于进一步澄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