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68页(1346字)

法国17世纪哲学家伽森狄的主要哲学着作,是一部论战性的书。1640年,笛卡尔写完《形而上学的沉思》,当时,他曾托神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麦尔塞纳替他征求巴黎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的意见,以取得巴黎神学院的出版许可。伽森狄在认真阅读后,写出了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他的诘难与别人的诘难一起都收在了《形而上学的沉思》里,并且笛卡尔还附上了自己的答辩,该书于1641年出版,伽森狄的诘难排在第五篇。后来伽森狄又对笛卡尔的答辩作了反驳,并连同以前的诘难以《形而上学探讨或为反对笛卡尔的形而上学而提出的怀疑和异议》为题在1644年单独出版。

《诘难》中,伽森狄对笛卡尔的六个沉思逐一进行了反驳,其中主要对身心关系、上帝存在的论证以及对认识如何把握对象等问题与《沉思》作了详细的讨论,从而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

在身心关系问题上,笛卡尔持二元论的态度,他用怀疑的方法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且进一步把“我”首先规定为一个纯粹的心灵,这样,人的精神和肉体就有了严格的区分,精神不是肉体,它的属性是思考,肉体不是精神,它的属性是广延。伽森狄不同意笛卡尔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一阵风,或者是被心脏的热或不拘什么别的原因所刺激起来的、由你的最纯的血所形成的一种非常精细、非常稀疏的、散布到你所有的肢体里的精气”,因此灵魂也是有广延的,这就是粗浊的形体中的空隙部分。灵魂由于与形体交杂在一起,所以它除了能够自动和推动肢体之外,也必然要受身体运动的推动。此外,灵魂作为精细、稀疏的物质,不能离开粗浊的身体,它遍布于整个身体。当肉体生长时,灵魂也生长;当肉体衰弱时,灵魂也衰弱;当肉体死亡时,灵魂也因肉体各部分的分离而消失。

对于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伽森狄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反驳:第一,他认为“观念的实在性的原因是被观念所表象的事物本身”,因而观念中实在的东西并不等于在事物中也是实在的。第二,从完满性上并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人们加在上帝身上的那些完满性实际上都是他们所观察到的人与物的优点的集合,而所谓无限性的概念也是人们从有限推论出来的,是有限的否定词,并没有一个“无限”的实体。第三,即使肯定了这些完满性也不能由之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有了完满性并不必然就有存在性,而有了存在性,完满性才存在。总之,所谓上帝的观念部分是人们从感官得来的,部分是人们捏造的。

伽森狄还在多处指出笛卡尔的认识方法的错误。笛卡尔怀疑感觉的可靠性,认为思想中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才是可靠的,并由此推断实体比偶性有更多的实在性,事物本质高于事物的存在。伽森狄反对这种认识方法,他认为人们对于实体的观念都是从偶性来的,它只能当做有广延、有形状、有颜色的东西来理会。同样,人们对于本质的理性认识也是从感性知识来的,本质是对各个具体事物中的相似性进行抽象概括以后得到的。如果没有感觉,比如像盲人一样不能看,像聋子一样不能听的话,我们就得不到个别事物的印象,因此也得不到一般本质的观念。

上一篇:断灭论 下一篇:对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