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61页(1559字)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现代社会思潮。以奥地利着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基本理论,又称弗洛伊德主义。这一思潮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影响深广,渗透于医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法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和教育、宗教、商业、司法、政治、意识形态等广阔的生活领域,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重要的哲学流派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精神分析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现状,19世纪末期以来,一方面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另一方面又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战争使社会动荡,竞争使人心紧张,旧有的封建习俗仍起作用,现代病和环境污染又带来新的不安。社会的病态导致了人们精神的病态,于是精神分析学应运而生。

精神分析学最初只是一种关于精神病的起因和治疗方法的理论,后来它的基本观念被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本世纪20年代以后,它又被用于解释人生、文化、历史等社会问题,成为一种哲学理论。因此,广义的精神分析学是包括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论复合体。从哲学角度看,其基本理论如下:(1)心理结构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不同层次。意识按照现实原则,对人的本能欲望进行必要的压抑,以使人的精神活动正常进行,协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前意识由可以回忆起的经验构成,包括社会的道德规范、宗教准则、价值观念对人心的引导和约束,它处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防止无意识对意识的干扰。无意识是人的精神中最深层、最原始的因素,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按照快乐原则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源泉,决定着人的全部精神生活。(2)人格理论。根据上述心理结构理论,可以把个体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人格结构。本我是人格的基础,它储藏着性本能的巨大能量,常表现为非理性的冲动。自我由认识和理智过程构成,控制着本我的活动并使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超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社会力量,表现为良心、理想,是“道德化的自我”。人格的三部分如果处于平衡状态,人的精神就是正常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称为里比多的心理能量,即性的本能冲动。里比多与生俱来,按阶段发展,比如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就是儿童时期的性表现。一旦里比多在某一发展阶段受挫,就会引起性变态,出现精神异常或错乱。(3)社会理论。这是人格理论的进一步泛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和文明创造的源泉都是里比多。里比多具体表现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社会为了维持稳定和发展,不得不对个人的本能施行压抑,所以社会与个人原本是对立冲突的;但是受到压抑的里比多也可能以社会接受的方式“升华”表现出来,这样看来,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的。社会、宗教、道德、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都同里比多有关。

精神分析学一开始有10年之久是由弗洛伊德一个人独自支撑的,后来得到瑞士的荣格、奥地利的阿德勒等心理学家的赞同,形成精神分析学派。但是荣格、阿德勒等人只赞同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并不赞同整个理论体系,于是精神分析学说有了最早的更改和演变。30年代以后,美国心理学界有相当一批人追随弗洛伊德,其中着名的有沙利文、霍尔妮、弗罗姆等。但这批人中的大多数是在追随中更改,在继承中发挥,致使精神分析学说在形态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有所区别,人们把弗洛伊德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说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另外从20年代起,一批克思主义研究者如奥地利的赖希、德国的弗罗姆和马尔库塞,试图把弗洛伊德的思想同马克思的思想统一起来,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被称之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