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弗伏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50页(1171字)

【生卒】:1901—

【介绍】:

法国“存在主义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加斯科尼一个官僚家庭,早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后在自由主义者布隆代尔指导下研究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积极反对官方哲学,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1928年主持创办了法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刊物《马克思主义杂志》,不久加入法国共产党。三四十年代,他在自己的着作中一方面批判希特勒的非理性主义,另一方面又影射攻击第三国际搞所谓“普遍贫乏中一律化”的社会主义。二次大战后,任杜卢斯法国广播电台主任、国立科学院研究员、巴黎大学农泰尔学院社会学教授。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他伙同莫里、迪维什奇、富热罗尔等人一起创办了《论证》杂志,为各种新思潮开放,声言要继续并超越马克思主义。1958年因反对法共政治路线而被开除出党,他的思想观点也受到法共批判。

列弗伏尔长期按照存在主义观点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状况进行了考察,力图创造一种适合西方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他在哲学上强调人的主体性,抽象的“人”是他的主要哲学论题。他认为,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酵素”和“哲学中心”。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已笼罩了生活的各方面,人性遭到“破碎”而发生变形,使人由生活主体变成了被动的客体。为了克服这种异化,他提出了“总体的人”的概念,认为“总体的人是形成中的主体和客体”,“总体的人是自由集体中的自由个人”。要使人成为这种“消除了异化的人”,他主张开展“日常生活批判”,揭露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客观主义、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等各种形式的异化。他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核战争危险等恶果,批判了各种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辩护的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在他看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工人阶级并没有因消费而资产阶级化”,不过它只能“按受最低限度的革命而不是最高限度上的革命”,“那种殊死搏斗的阶级斗争在我们工业国家至少暂时地消失了”。他希望通过工人自治逐步建立一种“非异化的人道社会”。他日益远离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包括各种不同流派和观点的“广泛思潮”,像蒲鲁东、拉萨尔、巴枯宁等也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之列。列弗伏尔的这些观点对萨特尔的思想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为60年代末的“新左派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主要着作有:《辩证唯物主义》(1939)、《日常生活批判》(1946)、《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问题》(1958)、《总结和其它》(1959)、《元哲学》(1965)、《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1968)、《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论国家》(1976),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