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比耐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80页(714字)

【生卒】:1735—1820年

【介绍】:

法国哲学家。他一度是耶稣会教徒,曾在荷兰研究文学和自然哲学。1761-1768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论自然》的四卷着作,并与耶稣会决裂。1778年,他在巴黎任某大臣的秘书。在1778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他移居于故乡雷恩,从事着述。

他主张自然神论,认为神是世界的创造主和始因,但又认为神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并批判天主教。他以物活论观点解释自然,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一切存在形式,包括植物和星辰都具有生殖力。自然事物的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和精神活动能力的“胚芽”在数量上增长的结果,因此无机物与生物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各种生物物种之间则形成一个充实和完整的生物直线阶梯,没有任何空隙和级次上的重复,并且还可从低等生物里寻找高等生物的形态和属性。他在生物学史上第一次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思想引入生物学。他认为世界上的善与恶都源出于人的本质的深处,而且善与恶的总量在每一瞬间都是相等的,即使是神也不能根除恶,因此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中,中庸之道是好的。在认识论方面,他发展了洛克的感觉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而且有意志的动作和反省也都是由感觉决定的,反对洛克的“四个经验”,但又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外表,而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罗比耐的思想影响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和黑格尔,也启迪了法国生物学家拉克和居维叶。

罗比耐的主要着作有:《论自然》(De le Nature,1761-176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