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一种适中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14页(731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命题。他把人的行为分成三种情况:“过度”、“不足”和“适中”。前两种是恶行的表现,后一种才是美德。在《尼各可伦理学》中他说:“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就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美德的原则。它是两种恶行——即由于过度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之间的中道。”例如关于体力和健康,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有损体力,饮食过多或过少,同样有损健康。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一个畏首畏尾、退缩不前的人可以变为懦夫,一个无所畏惧、敢冒一切危险的人则可以变为莽汉;一个纵情恣乐、毫无节制的人,会变得放荡不羁,一个像乡下人一样、忌避一切快乐的人,又会变得麻木不仁。

但是,所谓适中,亚里士多德并不是指二极端之间的平均数,而是指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其适中的度。其次,也并非一切行为都有中道。以道德问题来说,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道,节制是放纵和禁欲的中道,而妒嫉、无耻、狠毒本身已蕴涵着坏的性质,通奸、盗窃、谋杀行为本身就是坏的,它们都无中道可取。

亚里士多德将其伦理道德上的中道观点运用于政治学说,提出了国家要由中产阶级来统治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中产阶级既不过强过富,又不太弱太穷,他们没有野心,由他们来统治,城邦就可以避免党派之间的竞争,容易取得社会政治上的安定,这就是城邦的最大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具有一种调和论的色彩。

上一篇:美德就是知识 下一篇:美德在于和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