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实在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65页(2057字)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有美国的D·德雷克、A·o·洛夫焦伊、T·B·普拉特、A·K·罗杰斯、G·桑搭亚那、R·W·塞拉斯和C·A·斯特朗。1920年,他们联合出版了一本题为《批判实在主义论文集》,以分别论述一个专题的形式阐述了他们的共同观点和主张。在此之前,塞拉斯曾独自出版过《批判实在主义》(1916)一书。

批判实在主义最初是以批判新实在主义的面貌出现的一个松散的哲学流派。它较缺乏完整的体系,在本体论方面,其观点各异,但在认识论方面却持有共同见解,并具有康德的批判主义特点,用不可知论来补充新实在主义。与新实在主义一样,批判实在主义者认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是独立的存在,但他们不赞同新实在主义者关于“中性一元论”的理论,尤其不赞同所谓“直接呈现说”。新实在主义断言,客观世界是由所谓“中性实体”组织构成,认识对象可以直接“进入”意识之中;知觉和认识上的错误只能到实在界去找原因。批判实在主义对此进行非难,并提出关于“感觉材料”(Sense-data)的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双方的中介环节,诸如特性复合体、性质群、本质、共相或观念之类,认识主体不能直接认识客体,而只能通过这类中介作用。“本质”、“特性复合体”等这类中介是被直接意识到、感知到的东西,是直接“给予的”东西,是感觉的直接“材料”。人们直接知觉和认识到的只是这些“感觉材料”,而不可能是客观世界本身。批判实在主义者都不仅认为认识客体必须借助于“感觉材料”,而且把感觉材料当作是认识客体的屏障,认为人们永远不可能揭示现实的“最终性”。有些人如洛夫焦伊、普拉特、塞拉斯等人还把“感觉材料”看做是一种心灵状态或是一种感觉经验的内容。整个说来,这种理论明显地具有康德不可知论唯心主义派别色彩。

批判实在主义者都把感觉材料当作认识外界事物的手段、工具和中介,但对于如何知道外物的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人们一开始是根据感觉材料的性质,断定外界事物的存在。因此,围绕着如何理解感觉材料的性质问题,一些批判实在主义者进一步展开了争论。德雷克宣称在物质世界并无可容纳“感觉材料”的处所,“感觉材料”并非是外界事物的真理,而是我们假定的存在物,它是由于在物质世界发生的一定事件通过感觉器官在我们经验中所产生的结果(effects),这些结果亦即是我们所熟悉的事情。我们正是根据这些结果,来判定感觉材料的真伪。譬如,当人在凝视太阳片刻后,再看墙壁时,往往会见到墙上也有一看似太阳那样的发光圆盘,它是由于视觉或脑髓作用使然。这种“觉得好像的东西”就是感觉材料。虽然这只是幻觉,但我们的感觉经验就是这样的。德雷克认为,这就证实了为什么人的感觉和认识会产生错觉和谬误。普拉特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凡是因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发生关系而产生的性质是客观的,凡是因感觉者所产生的性质是主观的。譬如,通过蓝色眼镜看到的白纸也是蓝色,由此有人说是客观的,他却认为那是主观的感觉而已。斯特朗则针对洛夫焦伊的“现象主义”理论,提出了“实体主义”观点,声称“感觉材料”是由脑髓所产生,并且它总是与感觉材料所指的外在物相关。从物理方面言之,感觉材料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将心理的感觉状态移至外界事物,而认识也就是将所取得的感觉印象当作出现于外界的符号来加以运用而已。

由于在本体论上存在严重分歧,30年代后,美国的批判实在主义学派终臻分裂。桑塔亚那、德雷克和斯特朗等人倒向客观唯心主义;塞拉斯、洛夫焦伊等人转向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普拉特却倾向于人格主义。

在欧洲,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也相继产生批判实在主义哲学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G·D·希克斯、A·S·塞甫,德国的李尔、O·屈尔佩、E·贝赫尔等人。希克斯和塞甫的理论接近于人格主义,并糅合了常识学派的观点,认为意识内容(现象)和实在之间存在差距,但二者并非不可逾越,其差距可以看作是实在界的一部分侧面和丰富的具体实在界之间的差距。德国的批判实在主义则往往把康德的批判主义进行加工,改头换面,来建构自己的理论,并与之有联系,但他们都没有很完整的哲学体系。

总之,批判实在主义是在批判新实在主义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他们试图走出新实在主义所遇到的困境,主张将存在和意识、心和物、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区分开来,但由于他们不赞同也不懂得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的“性质群”、“特性复合体”等所谓“感觉材料”的术语,是含混、不科学的概念,不仅根本无助于正确解决认识问题,反而陷入了新的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它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被人们关注一时,但在30年代后期就逐渐衰落,失去了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