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谛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96页(735字)

印度古代哲学正理派学说。最初见之于正理派的根本经典《正理经》。内容为:(1)量(Pramāna),指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方法,分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四种;(2)所量(Prameya),指认识对象,分12种:我、身、根、境、觉、意、作业、过失、再生、果报、苦、解脱;(3)疑(Sansya),是一种关于事物的精确特性的相冲突的判断,即一种疑惑的心理状态;(4)动机(Prayojana),指人开始行为的目的;(5)实例(Dr stānta),是一般人和权威者具有相同认识的事物,即人人都承认的事实;(6)宗义(Siddhānta),指所确立的主张或观点;(7)论式(Avayava),指五支论法的推论式,由宗、因、喻、合,结构成;(8)思择(Tarka),指当不知事物的真实特性时,通过假设来认识真理的思虑;(9)决了(Nirnaya),是通过考虑对立双方的观点对问题作出决断;(10)论议(Vāda),指在辩论时借助正确的认识方法和采用五支论式,并与宗义不矛盾;(11)论诤(Jalpa),指辩论时虽立上述论式,但又采用诡辩等不正当的方法来取胜;(12)坏义(Vitandā),指仅破坏对方的议论,自己不立论;(13)似因(Hetvābhāsa),指错误的根据或理由;(14)曲解(Chala),指对本来已确定的意思进行歪曲,使之与原命题相反;(15)倒难(Jati),指仅根据事物的同与异来向对方提出反对意见,即一种错误的非难;(16)堕负(Nigrahasthāna),指在辩论中误解或不理解,即失败的相状。十六谛是正理派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理派的认识论、逻辑学、自然观、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观点一般都被纳入其中。

上一篇:十句义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