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697页(890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作家、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的代表作。由100个内容各不相同的故事汇编而成。写于1348-1353年。作品描写:为躲避1348年佛罗伦萨流行的瘟疫,三位青年男子与七位妙龄女子来到佛罗伦萨郊区。他们一致同意,每人每日讲一故事,以驱散心中的忧伤。他们一共讲了十天,故书名称《十日谈》。
这些故事虽取材于中古行吟诗人的传说、历史事件、宫廷轶闻、民间趣事和东方故事集,但反映的是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生活。许多故事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和斥责教会僧侣的贪婪、腐败、卑劣和丑恶行径。他们有的道貌岸然,骨子里却荒淫无度;有的表面上言行圣洁,清心寡欲,暗地里却奸污农妇,毒打其夫;有的伪装神父,冒充天使,欺骗和玩弄女性;有的老奸巨猾,信口雌黄,诈骗钱财;有的生前穷奢极欲,死后还要把僵尸打扮得“富丽堂皇”等等。针对天主教宣扬的禁欲主义,作者用大量篇幅热情歌颂男女之间的真诚爱情。他认为,爱情是人的自然本性。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激发人身上潜藏的才能,使白痴变得聪明,能使人慷慨大度、舍己为人。作品也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没落、残忍和昏庸,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等级制度,宣扬人类平等。认为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有同等的机能和效用。认为区分和评价人的标准,不是人的出身、地位和财富,而是人自身的存在和品质。作品还鼓励人成为聪明机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但是,《十日谈》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书中极力宣扬享乐主义,过分描写放纵的情欲;此外也有一些冗长的道德说教。
在艺术形式上,《十日谈》发展了中世纪短篇故事,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叙述事件,而且概括现实,塑造人物,刻画心理,描绘自然。作品结构精巧,文笔精练,善于对比,语言丰富生动。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意大利和西欧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影响极大,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之先河,曾被后人誉为“划时代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