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28页(870字)

奥地利哲学家赫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观点,即希望在科学研究工作上用尽可能少的思维上的消费,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

马赫最早是在作《液体的形态》讲演时提出这个观点的;在《功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和《力学》中作过专门论述;在《感觉的分析》和《认识与谬误》中也曾涉及这个概念。马赫主义者阿芬那留斯在《哲学——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中运用这个原则,宣布只有感觉才是存在的,因果性和“实体”都被废弃掉。

马赫所说的“思维经济”的途径是:选择适合问题的正确方法,由经验抽象出概念,正确地运用数学描述。“思维经济”观点涉及思维形式的经济性质、科学对事实的经济陈述、科学的经济功能、评价科学理论的经济原理等。他曾以许多实例说明思维形式的经济性质:人的语言由于经济而节省的特征才脱离原始的形式,发展为精细的工具。例如,专门名词和述语表现了高度的经济作用和在科学中的特殊的适应能力;数学之最强而有力,就在于避免不必要的思维浪费以及具有演算方面的节约性和经济性;物理学中实例不胜枚举:转动贯量、高斯的光线屈折学使我们节省了观察,应用力的函数使我们节省了对于个别力的要素的试验等等。

科学的经济功能贯彻在整个科学中,因为一切科学都是通过事实在思维中的模写和表现来代替经验和节约经验的。我们根据自然规律就可以对相关的自然现象在思维中不费力气地、完善地加以模写和表现。简单性和经济性也是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因为我们对模写的对象的认识越深入越完善,对于科学研究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马赫提出“思维经济”观点是受经济学家赫尔曼和进化论者斯宾赛的影响。在哲学上为了“反形而上学”,因为在他看来,那些离开感觉经验,不能还原到所与的东西,如现象背后的物自体和物质实体,都可以作为不经济的东西加以取消。

上一篇: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下一篇:《思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