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20页(1188字)
16世纪以来流行于南亚次大陆旁遮普地区的宗教。“锡克”一词源于梵文Sikha,意为“门徒”。锡克教的创始人是那纳克。当时印度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十分尖锐,伊斯兰教借助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得到迅速传播,印度教受到强烈冲击。那纳克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印度教徒家庭,目睹了当时的宗教矛盾斗争,为了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他在印度教虔诚派教义的基础上,摄取了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因素,创立了锡克教。锡克教主张一神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是神的最高表现,神是唯一不二、全知全能的,这个神既是印度教徒崇拜的“梵”、“罗摩”,也是伊斯兰教徒崇拜的真主。锡克教承认业报轮回,提倡修行解脱;强调祖师的作用,认为只有依靠祖师的指导,念诵神的名字,通过神秘的直觉,使灵魂与神结合,达到解脱。反对种姓压迫,认为人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种姓压迫违背神意。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和祭司制度;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反对印度教的苦行和消极遁世。
锡克教的圣典是《阿底格兰特》(《格兰特·沙哈卜》),由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在位时编纂而成,共收3384首赞歌、15575节诗,主要记述历代祖师的教诲,阐述锡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学思想,宣扬祖师的生平事迹。其开头部分的晨祷歌,包括38首赞歌和首尾两首引颂,概括了锡克教的基本内容,为教徒每天早晨所必读。
锡克教创立后,由于提倡种姓平等,得到农民和商人的积极拥护,发展很快。信徒以祖师为中心,奉行祖师崇拜,从而保证了其独立性和信徒的团结。锡克教共有十代祖师。第五代祖师阿尔琼时期(1581-1606年)是锡克教历史的转折时期。他编纂圣典《阿底格兰特》,在阿姆利则建立金庙作为锡克教的圣地和行政管理中心,把教区改为行政机构,征收赋税,使锡克教社团的性质发生变化。尤其是以往几代祖师一直只关心弘扬教义,不干预政治;阿尔琼却卷入了当时朝廷的纷争,庇护叛乱的王子,招致杀身之祸。以此为发端,锡克教的和平静修时代宣告结束。阿尔琼之子戈宾德·辛哈继任第六代祖师(1606-1645年)后,立志报仇,一方面强化锡克教信仰,另方面抓紧建立军事组织,公开与莫卧儿王朝分庭抗礼。锡克教变成了一个武装的宗教组织。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废除了祖师制,规定教徒必须遵守“五K”,即:蓄长发,戴发梳,上衣至膝,右手戴手镯,佩短剑。他还举行人教受洗仪式,以使锡克教有别于其它宗教。受洗后,男性教徒名字加“辛格”,意为狮子,女性教徒名字加“考尔”,意即公主。十代祖师后,锡克教历史上又产生过着名军事和宗教领袖如班达和兰季特·辛格。19世纪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锡克教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如难陀利、尼朗迦利斯和辛格大会等,20世纪有着名的阿卡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