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中世纪)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66页(1301字)
波埃修斯于6世纪把波菲利的《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Isagoge)译成拉丁文,为后世的中世纪哲学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1)抽象掉一切属性的事物本身是什么?(2)属性是否独立于人的思想、语言和具有属性的事物而存在?第一个问题大致相当于本质与存在的区别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中世纪讨论很多的共相问题。
13世纪以前,中世纪哲学家讨论的主要是共相问题。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奥古斯丁哲学传统,主要代表人物有波埃修斯、爱里根纳、安瑟尔谟、香浦的威廉、波纳文图拉。奥古斯丁主义者主张唯实论,认为种和属独立于思想、语言和个别事物而存在,它们存在于上帝的心中,是上帝创造世界时依据的模型或范例。主张唯名论的有洛色林和阿伯拉尔等人。在这期间,安瑟尔谟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从13世纪开始,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复活,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托马斯·阿奎那的形而上学力图使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和术语解决本质与存在、必然存在与偶然存在、殊相与共相之间的区别问题。他认为,普通事物的存在不是它们从外界获得的属性,而是它们自身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存在活动。不过,有限物的存在是偶然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存在不是它们的本质的分析后承,不属于它们的本质。因而它们的存在一定有一个原因,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原因,而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原因。这原因一定是个必然存在,即上帝,他的存在就是他的本质。偶然存在物之所以是偶然的,是因为它们由质料构成。质料还可以解释具有相同本质的事物的个性。上帝是非物质的,不变的。
邓斯·司各脱同意托马斯关于存在的观点,认为存在(being)不是被存在者分有的一种属性或事物。但是,他不同意托马斯关于本质与存在的关系的观点。他认为,凡是我们意识到的东西,一定在某种意义上是本质,包括个性或“唯此性”(thisness)。他认为,唯此性是个体事物的一种属性,它把个体事物与不确定的存在区别开。
阿奎那和司各脱在共相问题上都是唯实论者。
奥康的威廉主张一种唯名论观点,他认为,共相、殊相、个体之间的逻辑区别不是几种事物之间的区别,而是对于唯一存在的一类事物即我们在日常经验中遇到的普通事物的不同指称方式之间的区别。他的观点更接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奥康的追随者,尤其是米尔库的约翰和欧特里库的尼古拉发展了他的观点。他们的思想预示了休谟和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观点,后者认为,我们只能有意义地谈论我们通过感觉而亲知的事物,而我们只能亲知个别的事物(殊相),所以一切关于事物的言论最终只指称殊相。殊相的存在永远不是一种分析的必然性,也不是另外某个存在的分析后承,因此,一切关于事物的有意义陈述都只是或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