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地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869页(1646字)

经院哲学术语。有时指精神地或在思想上,这时它与“实在地”相对。在这种意义上,经院哲学家认为上帝的全能和智慧只是形式地有区别,而不是实在地有区别。

“形式地”有时也指事物本身的,说事物“形式地”是什么,即是指它本身是什么。这时,在谈到事物的不同方面时,与“形式地”形成对比的词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1)相对于事物的结果时,与它相对的词是“动因地”。例如,食物不是形式地是人的生命,而是动因地亦即在动因的意义上是人的生命。

(2)相对于一个对象时,与它相对的词是“对象地”。例如,上帝并非形式地是正义人的希望,而是对象地是正义人的希望,也就是说,上帝不是人的希望,而是希望的对象。

(3)相对于一个范本时,与它相对的词是“范本地”。例如,存在于画家的想象中的凯撒肖像与凯撒的肖像画不是形式地而是范本地一致。

(4)相对于一个目的时,与它相对的词是“最终地”。例如,幸福被说成可以推动人正义地行动,但不是形式地推动,而是最终地即作为一个待达到的目标推动。

(5)有的事物的存在可以从另一事物的存在推出,或二者相互陪伴。这时,与“形式地”相对的是“相联地”。例如,我们见到烟而认识到火,不是形式地认识到,而是相联地认识。

(6)有些事物根源于另一事物,这时,与“形式地”相对的是“归根结底地”。例如,我们说几乎一切罪恶都归根结底地而不是形式地是不适当的自爱。

(7)某些性质会构成产生一种事物的倾向,这时,与“形式地”一词相对的是“倾向性地”。例如,木材的干燥不是形式地而是倾向性地导致火。

(8)有的事物可以使其它事物获得某种称谓,这时,与“形式地”相对的是“名义地”。例如,人体的某个部位形式地有了病时,整个人都被说成是名义地病了。

“形式地”有时指“真实地”和“真正地”,这时,它与“表面地”和“隐喻地”形成对比。

“形式地”有时也指“本质地”。这时,被说成形式地属于主词的谓词是主词的本质和定义的一部分。因此,人形式地是动物。在这种意义上,与“形式地”一词相对的词有两个:

(1)把本质与事物的偶然谓词比较时,与“形式地”相对的是“偶然地”。例如,我们说一个人偶然地而不是形式地长得白。

(2)我们也可以把本质与事物的属性或部分相比较,这些属性或部分作为质料也完全可以构成这个事物。这时,与“形式地”相对的是“质料地”。例如,我们说人质料地而非形式地是肉体。

谈到一个结果时,如果我们只看它本身,那么就是在形式地思考它;如果相对于它的原因、根源或基础思考它,那么就是在根源地或根本地思考它。

在谈到包含着其结果的完善性的原因时,分别使用形式地、有创造力地和卓越地。如果结果的本性包含在原因本身中,那么就说原因形式地包含结果。例如,火形式地包含热。如果原因有创造力地包含结果,也就是说,如果原因实际上能够产生结果,但结果的本性不包含在原因中,那么就说原因有创造力地包含结果。例如,艺术家有创造力地包含塑像。最后,如果原因远比结果完善而且不包含结果中的不完善,那么就说原因卓越地包含结果。例如,上帝卓越地包含创造物的种种完善。

上一篇:形式(弗·培根) 下一篇:形式质料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