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斯讷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579页(1578字)

【生卒】:1892—1985年

【介绍】:

德国哲学家,与舍勒同为当代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

1892年9月生于德国的威斯巴登(Wiesbaden)。1910-1916年先后在弗莱堡大学、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埃尔兰根大学学习医学、动物学和哲学。1916年在埃尔兰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起为讲师并在科隆大学获教授资格。

1926年起为科隆大学教授。1933年起,因纳粹上台,先后流亡荷兰和美国,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生理学研究所和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与此同时,从1929-1942年,他还一直担任社会学教授。纳粹垮台后,于1945年回到格罗宁根大学任哲学教授。1951年,回德国任哥廷根大学教授。1962年起任(退职的)荣誉教授,并于1962-1963年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一年。

以后一直居住在瑞士的苏黎世,并在苏黎世大学任教。1985年病逝。

普列斯讷生前是多个国际性学术团体的成员,并且接受了格罗宁根大学和苏黎世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普列斯讷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现象学、观念史、哲学史、社会学基本理论、文化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等。

他的自然科学专业背景是动物学和生理学;他的哲学背景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他热衷于社会学研究的倾向使得他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型的人学——哲学人类学。

在他的哲学人类学理论中,人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又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而后一种存在正是区别人与一般动物的重要标志。

这一标志的中心就是人的“失常态”(参见“失常态”条),这种失常态驱使人的各种行为,使人改造环境、创造历史和文化。普列斯讷把这一基本观点贯穿于他大部分的研究工作之中,并试图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解决现代科学中所提出的有关人的一系列问题。

他的着作共有12部,论文近100篇。主要着作有:《科学的观念——关于它的形式的尝试》(Die wissenschaftliche Idee,ein Versuch tiber ihre Form,1913)、《先验真理危机的开始》(Krisis der transzendentalen Wahrheit im Anfang,1918)、《感官的一致性——精神美学的基本线索》(Die Einheit der Sinne,Grundlinien einer sthesiologie des Geistes,1965年第2版)、《群体的界限》(Grenzen der Gemeinschaff,1972年第2版)、《有机体的等级与人》(Die Stufen des Organischen und der Mensch,1928)、《在市民时代终结时德意志精神的命运》(Das Schicsal deutschen Geistes im Ausgang seiner bürgevlichen Epoche,1935)、 《笑与哭》(Lachen und Weinen,1941)、《哲学与社会之间》(Zwischen Philosophie und Gesellschaft,1953)、《胡塞尔在格廷根》(Husserl in Göttingen,1959)、《社会问题与异化概念》(Das Prblem der Offentlichkeit und die Idee der Entfremdung,1960)、《乌托邦的此岸》(Diesseits der Utopie,1966)、《权力与人的本质》(Macht und memschliche Natur,1981)等。

上一篇:普列汉诺夫 下一篇:普卢塔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