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无果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13页(419字)

古代印度胜论派哲学关于因果关系的学说。

最早见于《胜论经》(Vai esika Sūtra),相传由迦那陀(Kanāda)着,大约在2世纪编纂成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不相同,从实体的别异性推演出因中本无结果的结论。提出七点理由:(1)因果观念异,不能把缕视为衣;(2)因果名称异,衣、缕称谓不同;(3)一因生异果,缕可织布也可作绳;(4)因果时间异,因在前果在后,不能同时有因果;(5)因果形式异,缕和衣形状不同;(6)因果数量异,多缕成一衣;(7)若因中有果,必然一因成一果,不需要助因,如泥土成瓶不需要陶工,实则不然,故知因果各异,因中本无结果。

胜论立因中无果论,目的是为多元积聚说的世界观建立依据。

胜论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最终可分析为六种范畴(句义,也有七句义和十句义之说),“实体”是诸范畴的基础,它由地、水、风、火、空、时、方、我、意九种因素积聚而成,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上一篇:音位学 下一篇:尹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