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43页(301字)

古代辅佐天子之最高军政长官。周代三公一般有二说:一为太师、太傅、太保,一为司、司空、司徒。又《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主乎内。”此为第三说,非全指中央官员。汉承秦制,设置丞相(相国)、太尉、御史大夫,分掌王朝政、军、监察大权,称三公。后官名时有更改,西汉末年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东汉则为太尉、司徒、司空,皆共议朝廷大事。其后三公职权渐轻,至唐、宋时,三公虽大抵与东汉同名,但实已有名无实。明、清时代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均为最高荣誉头衔,并无实际执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