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9页(249字)

①一般指人之才华秉赋。《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之与六骥足哉?”②魏晋时期谈玄命题之一。《世说新语·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稽公一见。”刘孝标注引《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③宋人程颐认为“性无不善,而有不善之才也”(《二程遗书》卷18)。“性出于天,才出于气”(卷19)。持才与性异论。而朱熹则认为“人有是性,则有是才。性既善则才亦善”(《四书章句集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