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85页(373字)

古称渝关,亦作榆关,又名临渝关、临闾关。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徐达在此置卫设戍,次年筑城为关,因其北依燕山,南临勃海,故名山海关。关城四方形,周长约4公里,夯筑城墙高14米,厚7米,砖砌于外,辟东西南北四门,曰“镇东”、“迎恩”、“望洋”、“威远”。山海关东门关口为一长方形城台,高12米,东西向,东为关外,西为关内,南北连接长城。城楼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砖木结构,高13米,宽20米,深11米,东、南、北三面设箭窗68个。上层额枋前悬“天下第一关”巨匾,每字高达1.6米,系明朝成化八年(1472)进士肃显所书。山海关扼东北至华北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明末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即此。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