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50页(389字)

亦称五纬、五曜。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先秦称金星为太白、明星、启明(晨现东方)、长庚(夜现西方),木星为岁星(约11.86年一周天,一岁行经一次),水星为辰星(与太阳角距离不超过一辰、30度),火星为荧惑(光度变化大,行踪不定),土星为镇星、填星(约28年一周天,每年坐镇一宿)。后五行说盛行,以金、木、水、火、土配于五星,然古籍多沿用原名。古人于行星顺行、逆行、伏、留、合、冲、迟、疾之研究达到较高水平。王堆帛书《五星占》记载五星会合周期。战国时甘德、石申以“去而复还为勾”、“再勾为巳”描述行星逆行弧线,东汉郗萌更明确指出“星行如已字为巳”,沈括《梦溪笔谈》描述五星运行轨迹和迟疾状况。五星同时并见一方,称五星联珠或五星聚,古以为祥瑞,《史记·天官书》:“其(岁星)所在,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义致天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