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铸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98页(449字)

铸造工艺的基本方法。即铸件各部分用铸接方法逐一铸造,或先铸器身再在其上合范浇注附件;或先铸附件,再在浇注器身时铸接为一体。此法起源于二里岗文化至小屯文化时期。小屯时期以前法为主;春秋时,后者成为主流。一般用于生产较大较复杂之铸件。河南温县出土商代青铜圆斝(jiǎ假。似爵酒器)即用22块泥范二次铸接成型。春秋时有发展,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用分铸法铸成,造型精致、音律准确,铜鼓座上群亦由22件铸件、14件接头通过铸接和焊接相互联结,并与座体接合一体。隋、唐以后分铸法进一步发展,武则天时洛阳铸造高105尺之“天枢”,“冶铁象山为之趾,负以铜龙”,“趾山”周长170尺,高2丈(《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五代沧州铁狮高达5.3米,长6.8米,宽约3米,重约十万斤以上。北宋当阳铁塔高17.9米,13级,重10万6千多斤。北京明代大钟等世界闻名之巨大铸件,均采用多块泥范组合铸成。此用简单方法成功地解决复杂工艺问题,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