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蜡铸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309页(355字)

传统铸造工艺。亦称出蜡、捏蜡、拨蜡。即熔模铸造。先刻蜡成模,置于桶状容器中,用澄泥浆多次浇淋后,撤去桶板,加敷含盐与纸筋之细泥、背泥,制成铸型,然后出蜡,浇注(参见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多用于铸造钟、镈(bó博,大钟)等艺术铸件。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尊、盘,极为复杂精美,其透空附饰即使用失蜡法。现出土春秋中晚期失蜡铸件有铜盏、铜禁等。表明春秋战国时失蜡技术已较为成熟。其最初出现时间可能更早。明确见于文献则是宋代王溥《唐会要》卷89记载:唐武德四年(621)造开元通宝时,“欧阳洵进(蜡)样”。元代曾设出蜡局,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亦设有专职工匠。现存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之铜狮、象、鹤、狻猊等均为有代表性失蜡铸件。现代熔模制造系从失蜡发展而来。

上一篇:失粘(nián年) 下一篇:刊谬补缺切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