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570页(457字)

中国古代军事学校。始于唐代。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曾置武学,数月后即废。神宗熙宁五年(1072),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学生以百人为额。学习诸家兵法等。愿试阵队者,酌给兵伍。学制3年。徽宗崇宁(1102—1106)间,诸州置武学。立考选升贡法,仿儒学制。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二十六年(1156),高宗见武学颓弊,诏兵部讨论典故,参立新制。武学生习《七书》兵法及骑射。孝宗淳熙五年(1178),始立武学国子额。明代置京卫武学和各卫武学,设教授、训导。英宗正统(1436—1449)中,始令两京建武学。世宗嘉靖(1522—1566)中,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使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重臣教习。思宗崇祯十年(1637),令天下府、州、县武学皆设武学生员,入学者多为勋卫子弟。清代以各府、州、县武生附儒学,由儒学教官兼辖之。除骑射外,教以《武经七书》、《百将传》及《孝经》、《四书》。学政3年1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