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粟内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646页(299字)

官名。秦代九卿之一,掌谷食钱货。汉代初因之。景帝后元元年(前143)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称大司农。此后,历代多沿制且几易其名。西汉末改为羲和,后更名纳言。东汉称大司农卿,献帝建安(196—219)中改为大农。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又更名司农。晋、北朝多沿置。北齐置司农寺,设长官司农寺卿1人,少卿1人佐之。隋代承北齐制。唐代因之。北宋初,司农寺置判寺事2人,主簿1人。神宗改革官制,置卿、少卿、丞、主簿各1人。元代置大司农司,设大司农、大司农卿、少卿等官。明代初置司农司,不久即罢,其职掌并入户部。清代以大司农为户部尚书通称。

上一篇:治驰道 下一篇:郑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