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664页(309字)

帝王侍从官通称。战国时始置,秦、汉沿置。包括议郎、中郎、侍郎、郎中;除议郎外,主要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准备差遣及担任顾问,隶于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汉武帝时更名光禄勋)。议郎为文官,不带武装。汉代二千石以上官吏,任职满3年者,可保举子弟1人为郎;亦可因文学、文艺或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等途径取得郎资格。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其中曹治事者为尚书郎,职责异于前代郎官。魏、晋时除尚书郎外,秘书监有秘书郎、着作郎等,黄门有黄门侍郎等。隋代始于六部各置侍郎1人,为尚书之副。唐代于各部诸司皆置郎中为长官,以员外郎为副。历代因之。又文散官亦称郎,如朝议郎、通直郎等,位于大夫之下。

上一篇: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