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760页(394字)

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所创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先以胶泥刻字,一字一印。按韵排列,存于木格中。印刷前备一铁板,上敷匀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将铁范置铁板上,范内布满胶泥活字。火烤铁板、使药物熔化,再以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冷却后泥活字与铁板粘连,即可用墨印刷。一版印完,复加热铁板,取下泥活字备用。为提高印刷效率,常作2铁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更互使用。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有明确、详细记载。毕昇后约200年(1241—1251年前后),姚枢教弟子杨古以活字版印成朱熹《小学》、《近思录》。元代王桢创梨枣木活字,刻字3万余,1298年印成6万余字《旌德县志》100部。同时创转轮排字架,以字近人。明人华燧等以锡、铜、铅造活字。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德人谷腾堡早400年。活字印刷术直接传播亚洲各国,影响整个世界文明和进步。

分享到: